文
段俊红魏旭东
图
来源于网络
近期门诊接诊了一部分乏力、运动后心慌的患者,患者欲寻求中医药的调理。
仔细查看患者,面色萎*、结膜苍白,手足发凉,化验血常规提示:轻中度贫血,经给予补铁及调理气血治疗后患者面色红润、体力增强。
因此,在此提醒大家你若是出现了乏力,心慌、脱发、记忆力下降的现象,一定要想到贫血的可能。
因为有可能你出现的这些问题,都是贫血惹的祸!
贫血患病率:
近年来贫血的病人越来越常见,且呈年轻化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
约有30%-40%的婴幼儿患有贫血,主要是由于母体贫血造成的连锁反应,致使新生儿从母体中吸收的生血物质补给不足,体格及智力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妇女的贫血发病率为64.4%,女性的例假、怀孕时自身及胎儿对生血物质的双重需求、分娩出血都是直接原因。
贫血判断标准:
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Hb)的浓度低于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
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g/L,孕妇Hbg/L就有贫血。
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依据血红蛋白水平,我们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贫血:
轻度:
血红蛋白浓度90g/L,但小于正常值。
中度:
血红蛋白浓度60-89g/L。
重度:
血红蛋白浓度30-59g/L。
极重度:
血红蛋白浓度30g/L。
贫血的临床表现:
很多人出现贫血的症状却不自知、不在意,医院诊治,延误病情,使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受到危害,对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伴有基础疾病(特别是心脏、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更甚。
如果出现下面这些表现的,必须要警惕贫血,医院去就诊:
??身体日渐虚弱,精神疲倦,肢体酸沉,少气无力,嗜卧懒动。
??头晕,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甚至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晕厥。
??面色苍白,萎*,口唇结膜无血色。
缺铁性贫血:
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缺铁性贫血:见于营养不良、长期小量出血和钩虫病;女性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
治疗:
除药物治疗外,饮食治疗,是治疗贫血的有效手段之一。
缺乏医学常识的人认为贫血就应该多喝牛奶补充营养,这是错误的理念,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牛奶、奶酪等奶制品不但不能补铁,还会抑制铁的吸收。
其他会抑制铁吸收的食物还包括谷物皮、谷物、高精面粉、豆类、坚果、茶、咖啡、可可等。
?多吃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红色肉类、鱼类和禽类等。
?水果、绿叶蔬菜等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可促进铁的吸收,如山楂、菜花、胡萝卜和白菜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防治贫血有很好效果。
?摄入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进食80克的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偏食、素食者要多加注意营养均衡。
?咖啡及浓茶要适量饮,贫血病人在正餐时把茶换成果汁较宜,果汁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
了解自己是否贫血并采取积极正确的诊治就能远离贫血,守护健康!
科普不易,喜欢和坚持就是动力
记得点赞,分享给身边的Ta~
我怎么走走停停
小心“间歇性跛行”找上你
手脚经常麻木
时间超过一天,就要注意了
春困真的就是“困”
真正原因在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