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三
TUhjnbcbe - 2021/11/27 18:54:00

病*性肝炎

病*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所致的、以肝脏炎症和肝细胞坏死病变为特点的一组传染性疾病,经消化道、血液或体液传播。

甲型病*肝炎

甲型病*肝炎简称甲肝,是由HAV引起的以*疸和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儿童易感,发病率高,易致暴发流行,病程短,绝大多数预后好。

临床表现

潜伏期14-45天,平均30天。临床分为急性*疸型、急性无*疸型、淤胆型和亚临床型。

⑴急性*疸型肝炎①*疸前期(持续3-7天);起病急,畏寒发热,体温38-39℃,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乏力,年幼儿多有腹泻,尿色*。②*疸期(持续2-6周);上感和腹泻症状缓解,皮肤、巩膜不同程度*染,尿色进一步加深,年长儿诉上腹不适,肝区隐痛,乏力和食欲缺乏继续,肝脏肿大,有压痛和叩痛;③恢复期(持续4-8周);症状逐渐消失,*疸渐退,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渐回缩至正常。

⑵急性无*疸性肝炎:起病较急性*疸型缓,无*疸,临床症状和体征同*疸型,但较轻,1-2个月内恢复。

⑶亚临床型肝炎: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多因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体检时发现肝脏轻度肿大,肝功能轻度异常,血清HAV感染标志阳性。

⑷淤胆型肝炎;*疸较深,持续超过3周;粪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全身症状和消化道症状较轻;丙氨酸转氨酶轻-中度升高。

⑸重症型肝炎;患儿可持续高热,极度乏力,厌食、呕吐,*疸迅速加深,肿大的肝脏迅速回缩、腹胀、水肿、出血倾向等,很快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神志恍惚甚至昏迷。

乙型病*性肝炎

乙型病*性肝炎(viralhepatitisB),简称乙肝,是由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经输血、血液制品、未严格消*的注射器具、母婴传播和生活上的密切接触传播。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少数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全球HBV携带者至少3.5亿人以上,我国是高感染区,随着乙肝疫苗被正式列入计划免疫和母婴传播阻断等措施的实施,我国儿童感染率已显著降低。

传染源:是急性、慢性乙肝患者和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尤其HBV携带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1母婴传播:是HBV极其重要的传播途径,以产程、产后传播为主,部分可发生宫内感染;2输血传播:可通过输血、血浆、血制品、换血和血液透析等感染;3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患者和携带者的唾液、汗液、阴道分泌物、月经、精液、羊水、初乳中均可检测到HBV,故HBV感染常呈家属集聚性,也属于性传播疾病;4医源性传播:医疗用具和器械消*灭菌处理不严,而通过医疗护理操作导致的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儿童由于母婴传播于生后6个月发病率升高,4~6岁为高峰年龄。常呈散发,无明显季节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30~天,平均60~90天,可发生急性肝炎,少数为慢性肝炎,极少数发生重症肝炎。

(1)急性乙型肝炎:儿童较多见。起病较甲肝隐匿,多无发热,前驱期部分患儿可有皮疹、荨麻疹,急性期症状同甲肝,但*疸型较少。LT和AST的上升和恢复比甲肝慢,病程一般2~4个月。

(2)慢性乙型肝炎:急性或隐匿性乙肝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者。患儿症状多较轻,无*疸或轻微*疸,肝脏轻度肿大,质偏韧,脾可触及,ALT异常。症状较重者可有乏力、食欲缺乏、腹胀、肝区压痛等,可有出血倾向,ALT持续或反复升高,血浆球蛋白升高、白蛋白降低和白/球蛋白比值降低等。

(3)重症乙型肝炎:儿童多见亚急性重症肝炎起病后14天内迅速出现深度*疸、严重胃肠道反应、频繁恶心、呕吐、极度乏力,可伴持续高热、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血清胆红素umol/L、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ALT显著升高呈酶胆分离,血浆白蛋白显著降低。此为急性重型乙肝。若起病后15天以上出现上述表现者为亚急性重型肝炎。儿童易出现水肿重度腹胀、腹水、出血倾向和合并溶血。慢性乙肝出现前述表现则为慢性重症乙肝。

如何护理

1.休息与活动一般患儿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发热、呕吐、乏力者应卧床休息。急性期患儿应充分卧床休息,*疸消退、症状减轻后可逐渐增加活动;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应继续休息2~3个月;病情稳定后可回校学习,但应随访观察1年。慢性肝炎活动期应适当休息,有*疸者应卧床休息;稳定期可参加学习但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2.保证营养根据患儿需要合理饮食,饮食应易于消化,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适量摄人脂肪,重症患儿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昏迷者禁食蛋白质。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重症患儿应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尤其是有水肿、腹水和液体潴留者,维持出入量的平衡,保证有效循环血量。

3.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及时用药,了解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皮肤黏膜有无*染,消化道的症状和体征,有无出血的倾向和出血表现,及时发现重症病例和并发症并告知医师及时治疗。必要时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配合抢救。

预防感染的传播

甲型肝炎

1)隔离传染源:隔离患儿自发病日起共3周。托幼机构若发现甲型肝炎,除隔离患儿外,接触者应医学观察至少40天。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和集体卫生,共用餐具应严格消*,最好分食制。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的管理,严禁销售和进食HAV污染的贝壳类水产品。患儿的食具、用物、剩余食物、呕吐物大便等均应消*处理,居住和主要活动区域应尽早终末消*。

3)保护易感者:甲肝疫苗预防接种已被纳入我国计划免疫,是减少甚至消灭本病的重要措施。感染后2周内肌内注射人丙种球蛋白的保护率可达90%。

乙型肝炎

1)隔离传染源:应采取综合措施,如严格消*隔离制度,加强HBV的筛查,对饮食行业、保育人员、托幼机构的儿童和从业人员应加强筛查,发现患者和携带者应加强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应严格管理血制品,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管理医用一次性物品,一人一用一丢弃;需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严格灭菌处理;医务人员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做好防护,注意防止锐器伤;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应严格消*灭菌处理,生活用具各人专用。对携带HBsAg孕妇:产前3个月每月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IU可降低出生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产房应设专床分娩,所有器械、物品严格消*处理;新生儿出生即刻予以主动和被动免疫联合,以阻断母婴传播。

3)保护易感者:1主动免疫: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慢性HBV感染和相关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手段年我国已将乙肝疫苗接种列入儿童计划免疫分别于0、1、6个月时接种共3次,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持续10~15年,当抗体滴度低于10mlU/ml需加强注射一次。2被动免疫:意外暴露的高危者应在7天内肌内注射HBIGU,成人U~U,必要时1个月后追加一次。

编辑:佘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