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夺命海虾rdquo老
TUhjnbcbe - 2021/11/25 16:48:00

家住连云港灌南的王女士在清洗海虾时,

手指不小心被虾尾刺了一下,

结果竟丢了性命!

可点击左下阅读原文点播央视报道

▲网络图

大妈被海虾刺破手指不幸身亡

事发当天,60多岁的王女士手指被海虾刺中,当时只觉得隐隐痛了一下,就没有当回事。第二天,王女士的右手中指开始肿胀疼痛,简单处理以后,依旧没有就医。

谁知两天后,王女士开始发烧,双下肢肿胀并伴有大面积血性大疱,家人发现情况严重后,立即将她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已经出现多脏器衰竭了。”医院ICU主治医师孙艳表示,王女士肾功能、血常规这些指标都很差,血压也很低,出现休克、乳酸酸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

情况危急,院方立即组织了10多个科室骨干和国内知名重症专家前来联合会诊。经讨论,王女士疑似感染上了比较罕见的"海洋创伤弧菌"细菌。虽然经过了10天左右的抢救,王女士还是不幸离世。

"海洋创伤弧菌"细菌是什么?竟然如此危险?

△网络图

什么是“海洋创伤菌”

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嗜温、嗜盐、嗜碱型海洋致病菌,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同属致病性弧菌。如果伤口暴露在含有这种细菌的海水中,创伤弧菌会在伤口上繁殖,可能引发溃烂,甚至导致组织坏死。若食用了遭污染的海鲜,也有罹患肠胃炎的可能。

年Ro-land首次报道感染创伤弧菌的病例

年Hollis等首次从血液中培养分离出该菌,完成了创伤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年Farmer将其命名为创伤弧菌

年8月《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杂志将创伤弧菌列入最危险的细菌之列

实验室诊断最重要在于三个部位的细菌培养:

1血培养

2粪便培养(如果是腹泻病人)

3创口分泌物培养

而细菌鉴定,现在主要还是三大方向:

1生化鉴定

2免疫学方法

3分子生物学鉴定(包括质谱等)

“海洋创伤菌”生长环境

创伤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是海洋中最常见的弧菌科细菌,广泛分布于近岸海域的海水、海洋生物的体表和肠道中。其中,海洋弧菌是海水和许多海洋生物的正常或有益菌群成员,有许多海洋弧菌是养殖虾类和鱼类的重要病原菌。

创伤弧菌大多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海洋地区,且自然生存于河海交界处,需要一定盐分(0.7%~1.6%)和适宜的温度(20~40℃)才可生长。人感染创伤性海洋弧菌和海水污染无关。

所致感染病例多在夏秋两季,一方面夏秋季水温较高,适合海洋弧菌的生长和繁殖;另一方面,人们和海洋接触的机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增加。

易感染人群

这种病菌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食入含有海洋弧菌的食物,例如生蚝、蚌类等海产及生鱼片;

二是从皮肤上直接感染,如身上有伤口,接触到海水、贝壳或鱼类。

有以下几种情形的族群,若感染此种弧菌容易造成严重感染:

酒精性肝硬化

原有肝病(包括原因不明的肝硬化),以及慢性肝炎

酗酒,但没有肝病纪录

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

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地中海型贫血、慢性肾衰竭、淋巴瘤。

“海洋创伤菌”的防治措施

一般使用抗生素治疗创伤弧菌,用点滴方式注入,若是短时间内没有效果,就必须将其溃烂部分切除。

人们到海边戏水时、或生吃海鲜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特别是肝功能不良者或身体有伤口时,以免被此菌侵袭导致感染;处理海鲜时、应戴手套,以防止扎伤;且建议海产类食物绝对要煮熟再吃,因高温可以杀死创伤弧菌。

建议:

⒈不要吃生牡蛎及其他生的贝类。

⒉烹调贝类(牡蛎、蛤、贻贝)时,加热要彻底。

一有壳:

①煮,水沸至贝壳张开后5分钟;

②蒸,至贝壳张开后9分钟

③不要吃烹调过程中壳未张开的贝类。

二无壳:

①煮,水沸后3分钟;

②炒,温度约为℃至少10分钟。

⒊烹调时避免交叉污染。

⒋贝类食品烹调后及时食用,剩余部分密封冷藏。

⒌避免将开放性伤口或皮肤破损暴露在温暖的咸水域,或者是贝类丰收的水域。

⒍处理贝类时,穿防护衣/防护手套。

医生更多提醒

1、长期饮酒并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平时更要谨慎吃生海鲜和接触海水,一旦发现下肢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淤青起斑等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尽快就医。

2、在夏季,免疫力低下的高危人群尽量少去海边,如果身上有伤口,最好不要接触海水,免得感染。

3、接触海水或生吃海鲜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处理海鲜时应戴手套,以防止扎伤。

4、很多海产品还可携带其他病菌,如毛蚶、泥蚶、蛤类、牡蛎、蟹等可携带甲型肝炎病*,有的还携带霍乱弧菌、吸虫、线虫等。因此不可生食海鲜!不可生食海鲜!!不可生食海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海产品应该高温煮熟后再食用。

5、万一受伤要立刻用清水冲洗伤口,用含碘(0.1%)消*液、双氧水消*。

6、如果到海边游玩接触海水、进食海鲜、被海产品或海中的尖锐石头刺伤,出现皮肤红、肿、热、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以上病史,帮助医生及早诊治。

信息来源:央视;江苏新闻;网络等

第十届中国(海南)国际海洋产业博览会总体方案

主题:筑梦海丝共绘蓝图时间:年9月28日-30日

海洋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主要聚焦在?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二级学科有哪些?

《个科学难题(海洋卷)》全网独家首发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探知海洋宣传海洋

服务海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夺命海虾rdquo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