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答疑汇总,快来看看你掌握没~
1问题一Q1:超敏反应总结
A1:I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特点:①由特异性IgE介导;②发生速度快、消退快;③通常引起功能素乱,但不造成组织细胞损伤;④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临床常见疾病:药物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枯草热、食物过敏、湿疹、皮肤过敏等。
II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特点:有抗体、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引起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变。
临床常见疾病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Goodpasture综合征、Graves病等。
III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血管炎型超敏反应。
特点:以局部充血水肿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组织损伤重。
临床常见疾病:Arthus反应、类Arthus反应、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及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
IV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特点:引起以单个核细胞浸润、组织损伤为主的炎症反应;发生较慢,其发生与抗体和补体无关。
临床常见疾病:①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核性损伤),②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
2问题二Q2:为什么成骨性骨转移,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A2:碱性磷酸酶是一组特异的磷酸酯酶。该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以骨、肝、乳腺、小肠、肾中含量较高,其大部分由骨细胞产生,当发生成骨性骨转移时,骨细胞增多,产生碱性磷酸酶升高。
3问题三Q3:减压反射及其生理意义?
A3:减压反射是指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使之兴奋,兴奋经窦神经、主动脉神经向延髓传入冲动增多,作用于延髓心血管中枢,这使心迷走神经元兴奋,心交感神经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使交感缩血管神经元抑制,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小,其共同作用的结果使血压下降。意义是可以再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循环血量等发生突然变化时,对动脉压进行快速、准确的调节,使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不会有过大波动。4问题四Q4:诺欣妥和卡托普利怎么选择,是替代的还是一起用?
A4:卡托普利ACEI和诺欣妥ARB类的药物在指南上规定是不可以联合应用的,因为这两类药物降压效果或降压机制类似,联合应用有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它们扩张出球小动脉的作用要大于扩张入球小动脉,如果这二种药物同时使用,就有可能使得肾小球内的滤过压下降,从而导致肾小球内的压力不足,灌注不足,可引起肌酐的升高,对肾功能是不利的,所以这两类药物不建议联合使用。“研崽崽,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助教老师会精选一些高频问题进行解答哦~”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