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辑:卫小宝
广告合作:
投稿爆料:
近日,医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一例3月左右患儿,因发热家属给予口服药物及酒精擦浴等处理后,体温可降,但渐出现意识障碍,入院后经腰椎穿刺等相关检查,临床诊断为酒精中*。
婴儿可以用酒精擦浴吗?
家庭用酒精擦浴,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其原因是家长不容易掌握到大血管流动的部位,这样退热效果有限,反而增加孩子的寒战放射。因为酒精蒸发过程中会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使皮肤收缩出现寒战反应,更不利于体内热量散发。建议家庭内还是采用温湿敷和洗温水澡,这样比较安全。
婴儿发烧用酒精推拿,酒精的量控制的不好的话容易引起酒精中*。
婴幼儿出现发烧的状况,我们建议:
1、多喝水
2、温湿敷
3、温水浴
4、体温超过38.5度要服用退热药
5、高烧不退,一定要看医生,不建议家长自行在家使用酒精擦拭等刺激性较大的方式给宝宝降温。
发热患儿的家庭护理
①宽衣松解包被利用热辐射作用散热,尤其适用于新生儿、小婴儿。
②降低环境温度开窗通风,利用空气的对流作用散热,但应避免对流风。也可利用空调控制室温在21~22℃。也可在室内放置冰块降低室温。
③头部冷湿敷通过传导散热,一般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后放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④温水擦浴适用于急性起病的高热患儿。温水擦浴可帮助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同时水分在蒸发时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达到退热的效果。擦浴水温比体温低2~3℃,洗浴时间10~15分钟。擦洗部位:颈部外侧、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禁止擦洗心前区、腹部、后颈、足底。因新生儿小婴儿毛细血管丰富,可经皮肤吸收而出现酒精中*,所以不宜采用酒精擦浴。
儿童常用退热药物的使用
1、布洛芬:FDA唯一推荐用于临床的非甾体抗炎类药物,为环氧化酶抑制剂
注意:布洛芬无论哪种剂型,若持续发热时,可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2、对乙酰氨基酚:WHO推荐用于2月以上小儿首选解热药,剂量为10-15mg/kg,4-6小时一次,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且用药安全。
注意:小儿出现发热症状时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因此多采用联合用药,由于小儿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中多为复方制剂,这些复方制剂中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小儿氨酚*那敏颗粒),因此在联用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制剂。
以下药物目前不推荐常规使用,甚至部分禁用
尼美舒利:由于尼美舒利可以引起肝脏损害以及肾脏损害,因此在年2月20日时中国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是临床中常用的退热方式,主要通过抗炎、抗*、抗过敏以及抑制免疫的作用机制达到退热的目的,解热作用迅速且持续时间长,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象,在退热的同时也会掩盖病情,由于炎性抑制作用,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使体内感染扩大、播散,反而会加重病情,特别是细菌性感染,使用激素后由于体温下降等假象,常常会耽误诊断和治疗,不仅如此激素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导致机体蛋白质、脂肪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另外各大指南均不推荐使用激素进行退热治疗,因此建议使用激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安乃近:由于该药物容易造成泌尿系统损害,引发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目前已经不作为发热的首选用药。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退热效果较好,但是副作用相对较大,有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不推荐常规用于小儿退热治疗,仅用于小儿风湿病、川崎病等治疗。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因此小儿发热不能单纯的退热,应积极寻找发热原因,不是持续的高热不会烧坏脑子,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是疾病本身或不恰当的处理。
发热初期,也就是体温上升期,会有四肢冷、寒战等症状,体温下降期会出汗。下面,我们简单认识一下发热的3个时期。
1、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刚刚上移时,体温还处于原先的调定点的位置,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体温体温调定点,那么此时,你的体温要趋近调定点的话,就是要升温嘛,升温意味着要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这时候你的皮肤血管就会收缩,看起来就会皮肤苍白。浅层皮肤血流减少,致使皮温下降(注意,这里只是皮温哦,整体来说温度是在上升的),而冷觉感受器是位于皮肤的,那么就会使人感觉发冷。立毛肌收缩就会产生鸡皮疙瘩。骨骼肌不随意周期性收缩就是寒战。
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在此期内,产热散热,体温上升。
2、高温持续期:当体温上升到与新的体温调定点相适应的时候,就不再上升,进入高温持续期,此时散热与产热相当,那么体温上升期内的这些症状就停止了,而此时的体温又是高于平时的体温的,那么,散热其实是大于平时的,所以也会有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干燥之类症状。
3、体温下降期:当导致你发热的那些物质被人体控制和清除、或者依靠药物的作用,使你的体温调定点又回到原先的水平时,体温体温调定点,此时机体就会出现散热反应。散热反应就包括发汗反应,就是这,让人误以为是捂汗可以退烧,其实汗液的蒸发只是带走一部分体热,但是真正退烧的根源要追溯到体温调定点恢复上来。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由于其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因此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应谨慎选用退热药物,在使用退热药物时应按规定剂量使用,并多饮水以防止体液丢失过多而导致虚脱,也有利于*物的排泄。
发热需要先积极找出病因,对需要退热处理的则应正确处理,发热不能用酒精擦浴,不能捂,要多喝水,退热药物可以选择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退热,你会选择了吗?
图文来源:
民生大参考
新医院
-
-
大卫影城-
卫辉市鹏达驾校宋校长/
嘉师傅墙纸墙布施工团队
卫辉品牌金店联盟-
/
定婚庆送彩车
招商中……
你好卫辉诚邀各行业入驻,每个行业仅招收一家!有意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