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又被医学界形象地称为“哑科”,皆因患者年龄太小无法有效表达,只能靠医生耐心问诊,往往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才能查明病情。但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最没有杂质的,最能感受到谁真正对他们好,一旦医生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这信任可以转换成强大的治愈力。近日,记医院的儿科,发现众多儿科医生都怀揣着“爱心、耐心、责任心”,为患儿康复做着各种各样的尝试和努力。
一处温馨的细节可缓解孩子的焦虑
“妈妈,快点我们要去打针了,今天我也要表现好,这样才能够获得‘大拇指’。”5岁的乐乐最害怕打针,听到女儿这么说,妈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来,如果打针不哭,就可以得到护士姐姐奖励的“小小勇气贴”。这个好办法的产生,完全是因为一次偶然。医院汉阳门诊输液室护士王姗姗十分喜欢孩子,一天下班回家,刚从幼儿园回来的女儿馨馨美滋滋地告诉她,“今天我自己吃饭,老师奖励我一个小红花贴纸,以后我都要自己吃。”王姗姗想,吃饭困难的馨馨因为老师的奖励就可以自己吃完饭,医院会不会一样有效呢?她第二医院领导谈了,领导让她马上开始尝试。这一试就试出了甜头,自从实行“小小勇气贴”计划以来,医院汉阳门诊的氛围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输液室以前总是哭闹声不绝于耳,现在变得安静多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欢笑声,护士注射成功率也大幅提高。许多小患儿慢慢主动起来了,自己伸出小手,有的患儿还信心满满地说,“我是勇敢小战士,我不怕打针。”省妇幼保健院儿科ICU每个患儿的床头,都有一个牌子,贴着该患儿的基本信息和独特的生活习惯。护士长舒小兰说,有的孩子早上要喝牛奶,有的孩子睡前要听一个故事或者一首儿歌,她们都尽可能去耐心满足。科室每名医生和护士的手机里,都存了各种各样的动画片,因为每个患儿的需求都不一样,有的要看《熊出没》,有的要看《哆啦A梦》,“ICU的患儿的家长是不能每时每刻陪伴的,因此护士们就成了每天接触患儿最多的人,只要能让孩子们在治疗之余感到开心和舒适,我们都会去做。”
一句鼓励的话语带给孩子巨大力量
每年六一,医院儿二科主任姜毅都会带着科室医生把病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孩子们过儿童节,给他们送去小礼物。让他们感觉到,医院住院,也能像健康的小朋友们一样过节日,让他们有个健康的心态。科室时常接诊白血病患儿,有时孩子的生日恰好在化疗期间,姜毅会让主管医生给孩子在病房里开个简单的生日party,买来生日蛋糕和礼物,送上生日的美好祝愿。因为,在姜毅主任看来,要重视对每一名患儿的交流和鼓励,不要把他们当病人来怜悯和过分呵护,而是当成一个健康的孩子来交流,“孩子在生病时有身体上的病痛,也会感受到大人的担忧,自己也会对未来产生茫然,这些都会让他们产生压力。只有把他们当成一名健康孩子来交流,这样最大程度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治疗的同时也能有个健康的心理状况。”咸宁患儿宣宣(化名)患上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该院儿二科住院化疗,恰逢10岁生日,姜毅和主管医生石清照买来蛋糕和礼物,给他过生日。知道宣宣贪玩,石医生叮嘱宣宣,“你要好好治疗,将来病好了出院后,少贪玩,多读书,姜主任和我都喜欢好好读书的孩子。”宣宣直点头。3年后,宣宣完全治愈后重返课堂,如今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的前几名。前不久,宣宣妈妈还给石医生打来电话说,当年病房里的生日party对宣宣影响至深,“孩子一直说,我要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因为医生都喜欢好好读书的孩子,我可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感谢你们,是你们让孩子在困境中燃起了希望,用强大的毅力挺了过来。”
多问几句“闲话”守护孩子生命健康
男童小华3岁起就常常突然贫血,医院抢救,但一直未检查出病因,家里花费了数万元。5岁时病情又复发,医院儿科就诊。儿科医生耐心和家长聊家常的过程中,得知孩子病发前一天吃过一碗粉丝。“现在的粉丝很多是用蚕豆做的,孩子会不会是‘蚕豆病’?”医生凭借经验大胆推测,经过溶血贫血全套检查,确诊小华得的是“蚕豆病”。该病是一种酶缺乏的罕见遗传病,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后,导致溶血性贫血,甚至肾衰竭危及生命。经过对症治疗,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姜毅要求科室医生们,问诊时要尽量听孩子亲口说病情,他面对孩子们的口头禅经常是“怎么不舒服啦,没关系,你跟姜爷爷说。”有时患儿看家长在场不愿意说,他还会将家长请出去,单独跟孩子对话,甚至抱着孩子在自己耳边悄悄说。对于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低龄儿童,姜毅则教医生如何去“听哭声辨病情”,“孩子一阵阵的哭闹,说明腹部有问题;孩子哭声洪亮,说明肺没问题,可能只是因为恐惧;而如果哭的声音很小,哭不出来,则很可能肺有毛病……”姜毅说,儿科被称为“哑科”,大部分患儿无法自主描述症状,家长代为描述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而家长的描述与真相又隔了一层,未必准确,风险大增。因此,孩子来看病时,尤其是对于一些能够表达的大孩子,一定要听孩子自己说病情,而不能图省事只听孩子的家长说。
设身处地考虑解决孩子后顾之忧
每天上午,医院儿童肾脏免疫心脏病科的病房里,“大公鸡,喔喔叫……”欢快的音乐一响起,孩子们就会开心地跳下床,跟着护士阿姨们做早操。这套早操是医务人员自己编的动作和配的音乐,可以防止血栓形成,还能调节孩子的情绪。孩子们特别喜欢跳,感觉就像自己在幼儿园、学校做早操一样。医院儿童血液病房,走廊两边的墙上画满了充满童趣的图案。医生张冰玉介绍,这里面有许多是住院患儿自己创作的作品,科室还有专门的儿童活动室,里面有各种玩具、图书,每周定时向患儿开放,让他们在治疗之余也可以学习、娱乐。白血病患儿治疗周期长,期间不能上学,科室专门请了大学生志愿者定期来到病房,为患儿进行辅导,教他们读书、识字、绘画。医院光谷院区儿科,输液室书香一角设置了一排可以做作业的地方,有桌子和明亮舒适的护眼灯,方便那些学业紧张的学生打针时兼顾学习,医院里的“吊瓶班”。娜娜(化名)是小学六年级女生,再过几个月就要小升初了,学习非常紧张。她却感冒了,作业都堆起来,可把她和妈妈急坏了,每天打针时她就忙着赶作业。娜娜说:“边打针边做作业可以分散我的一些注意力,不会觉得时间很难熬,这里能完成一点作业,回家后就可以少做一点。”
(来源:楚天都市报)
主管: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编发:湖北省卫生计生宣传教育中心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