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鲜蚕豆上市,
纷纷出现在市民的餐桌上。
但鲜香软嫩的蚕豆
竟然也可能致病。
清明小长假来了,
带着孩子踏青游玩,
家长一定要当心这种病侵犯孩子!
11月大宝宝吃了蚕豆诱发“蚕豆病”
“真是想不到啊,几颗蚕豆竟然让11个月大的宝宝陷入危险之中。”当孩子第一次吃蚕豆时,家长一定要谨慎。
“那天,我儿子出现了精神不振、面色发*的症状,我起初并未引起重视,以为只是小毛病。直到发现儿子的小便变成跟酱油一样的颜色,才决医院检查。医院时,血常规检查属于重度贫血,情况比较危险。医生还下达了病重通知书。”
医生排查病因后得知,孩子是因为吃了蚕豆诱发了“蚕豆病”。多亏医生抢救及时,孩子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什么是“蚕豆病”
“蚕豆病”的专业说法叫“急性溶血性贫血”。
是进食蚕豆后,随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疾病。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负责运送氧气,而“蚕豆病”是指患者由于遗传性红细胞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导致,碰到带有氧化性的物质时,红细胞就会被破坏,运送氧气的功能自然就随之被破坏。
男宝宝得病机率远大于女宝宝
蚕豆上市的这段时间是“蚕豆病”的高发季节。得“蚕豆病”的多为幼儿,而该病是一种X性染色体连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男性只有1条X染色体,女性有2条X染色体,所以男宝宝得病机率远大于女宝宝。如果不及时纠正贫血、缺氧和电解质平衡失调,严重者会因休克和急性肾衰竭而致死。
做好预防非常重要
“蚕豆病”一旦发病,来势凶险,但只要懂得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工作,也可以避免。
?凡患过“蚕豆病”或家族成员患过该病,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均应谨慎食用生、熟蚕豆。
?一旦孩子在吃蚕豆后出现身体不适,家医院就医,之后的饮食里,要注意避开新鲜蚕豆或蚕豆加工品等食物。
?避免接触蚕豆花粉以及生活中常用的樟脑丸(萘)等。
?不要服用如抗疟药伯氨喹啉,抗菌素中的氯霉素、磺胺,解热镇痛药阿斯匹林。
预防手足口病,宝爸宝妈看过来
春暖花开季,各种细菌、病*也容易孳生。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宝爸宝妈们要格外注意宝宝的身体状况哦!
哪些人容易感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症状轻微,以发热和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成年人抵抗力强,感染后症状表现不太明显,但感染后会传播病*,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传播途径有哪些→经胃肠道传播,即粪-口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怎样做好预防?不要让宝宝喝生水,注意防止宝宝吃生冷不洁食物;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宝宝衣被要勤晒;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宝宝洗手;
?玩具须常清洗、消*,餐具要煮沸;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宝宝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每天晨起检查宝宝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宝宝体温变化。
“中招”后要注意什么▲做好口腔、皮肤护理,保证宝宝饮食清淡,睡眠充足;
▲宝宝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粪便要收集、消*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便盆;
▲看护人接触宝宝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
▲宝宝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日常用具要消*;
▲要勤开窗通风;
▲最好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幼儿园,避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温馨提醒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遵医嘱治疗。
往期回顾▲咖啡含致癌物质?是的,但是……
▲苏州:“一老一少”都有福利,肺炎、水痘疫苗今起免费接种!
▲父子三人接连查出癌症!这些知识现在知道还不晚!
▲宝宝哭闹不止?当心得了这种病!
支持单位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协办单位
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省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省健康教育协会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技术指导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
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