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临床分享犬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
TUhjnbcbe - 2021/7/25 17:49:00
中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30904/4250130.html
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IMHA)是指自身抗体、补体或两者同时附着于红细胞膜,引起红细胞免疫破坏,最终导致溶血。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红细胞自身抗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感染或药物等因素改变红细胞膜抗原;也可能是由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B淋巴细胞反应过强造成的。犬免疫介导溶血性贫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是由于抗体结合未改变的内在红细胞膜抗原,当自身抗原被识别和被免疫系统破坏后可引发免疫介导性溶血。原发性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以及特定品种的遗传性疾病,继发性免疫介导性溶血是由于抗体结合外来抗原并黏附到红细胞膜引发的,也可能是抗体作用于抗原发生改变的红细胞造成的。多是由于肿瘤、传染病、血液寄生虫病等引起,病*、细菌和药物等各种抗原性物质可诱发自身抗体产生,或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吸附到红细胞膜表面,导致红细胞溶血。另外,这些被自身抗体吸附的红细胞与补体结合后,也会遭到破坏引发溶血。

01

症状

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患犬临床症状依据溶血程度以及溶血类型表现为急性发作或慢性发作。可见患犬黏膜苍白,厌食,嗜睡,虚弱,心率加快,呼吸促迫,运动不耐受,发烧,尿液呈暗茶色,如果溶血是急性发作,尿液呈红色。严重病例可见由于胆红素蓄积导致齿龈、眼结膜和皮肤*疸。严重贫血患犬血氧携带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脑组织供氧不足出现昏厥。由于供血不良及免疫学反应,偶在四肢、尾、耳尖端的皮肤出现糜烂和坏死,并且颜色变黑。少数病例还有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包括鼻出血、血便、出血斑点。图-血红蛋白尿

02

病理剖检

可见患犬脾脏肿大,这是由于致敏的红细胞在脾脏内淤积和大量崩解造成的。由于红细胞发生自身凝集,肺脏等器官出现血栓栓塞。红细胞破坏导致血管内、脾脏、肝脏以及骨髓等其他器官溶血,血管内溶血严重可引发血管外溶血。

03

诊断

免疫调节性溶血性贫血是犬溶血性贫血的常见病因。免疫介导性溶血患犬红细胞压积一般低于20%,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可能出现缗钱状自体凝集。血液学检查可见网织红细胞增多、多染性和红细胞大小不等,且球形红细胞增多。患犬多伴有血小板减少。

图-网织红细胞

图-多染性和红细胞大小不等,且球形红细胞增多生化检查可见血清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生理盐水自凝反应可以初步诊断IMHA,即将一滴抗凝全血和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上混合,如果红细胞抗体较多,可见凝集。但不要和形成钱串状红细胞相混淆。与自体凝集不同,其分散快。图-左图为红细胞自体凝集,右图为缗钱状红细胞

04

临床症状

厌食、嗜睡、虚弱、发烧、黏膜苍白或*疸、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肝脾肿大、呼吸困难、脉搏快速、腹部不适和红尿,少数病例还有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包括鼻出血、血便、出血斑点。图-口腔黏膜*染,患有严重免疫介导的溶血性贫血

05

治疗

药物治疗目的就是抑制免疫系统,使红细胞免受攻击,同时,促使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首选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初次应该给予高剂量的泼尼松,可有效防止红细胞进一步破坏。一般需要5-7d才会起到一定的疗效。开始阶段泼尼松的最低剂量为2mg/kg/d,分2次给药,应逐渐减少用药剂量,疗程一般数月。对于体重超过30kg的狗,推荐剂量为1mg/kg,通过稳定或上升的红细胞压积来提示是否需要降低剂量,通常在7-14d的时间内没有出现PCV的降低,此时剂量可以减少25%-50%,然后每2周减少25%。一旦达到0.5mg/kg/天的剂量,就可以转换为隔日泼尼松治疗。如果患犬发生自体凝集,红细胞不再生成或血管内急剧溶血,在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的同时,结合使用细胞*药物,如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研究表明静脉注射人类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治疗该病,同时抑制输血不当引起的溶血。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不能控制时,可手术切除脾脏,减少血管外溶血和抗体的产生。(血液细胞学,手把手指导实验室判读~)

(从0开始,轻松系统学影像)

(输液不再手忙脚乱,轻松解决犬猫输液难题)(即学即用,涂片判读不求人~)文章

泽成教育审核

廖老师排版

叶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分享犬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