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了解的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血常规,我的体检花了那么多钱,还给我查血常规啊?”别小看这个常规检查,它的重要性我们一起来列举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医院血常规检验一般采用指末血和静脉血两类。常规检验主要有以下项目:
白细胞计数(WBC)
01
参考值:4.0-10.0×10^9/L 临床意义:增高:发热、炎症、白血病、出血、溶血、肿瘤等,如30×10^9/L有白血病的可能;
减少:流感、非典、伤寒、粒减、粒缺、脾亢、再障、长期X线照射等
结果评价:主要为中性粒细胞:(1)增高:生理性增高如新生儿、经期、妊娠末期、饭后、剧烈运动后、酒后、冷浴后、分娩、下午较上午高、应用如肾上腺素等。(2)减少:致白细胞生成减少如应用烷化剂(氮荠、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消瘤荠、噻替哌、白消安、乌拉坦、甲基苄肼、多潘等)、有丝分裂抑制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秋水仙碱)、抗抑郁药(丙米嗪、去甲苯米嗪)、利尿剂(乙酰唑胺、氯噻嗪衍生物、利尿酸、汞剂)、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甲氧苄青霉素、氯霉素、头孢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链霉素、瑞斯托霉素、放线菌素K、两性霉素)、抗颠痫药(苯巴比妥、三甲双酮、乙琥胺)、其它(扑尔敏、二硝基苯酚、苯、砷等);致白细胞破坏增多如应用解热镇定剂(阿斯匹林、醋氨酚、氨基比林、消炎痛、保泰松)、抗甲状腺药物(甲疏咪唑、丙硫氧嘧啶)、抗生素(苯唑青霉素、双氧青霉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氯霉素)、抗疟药(奎宁、扑疟奎、辛可芬)、抗心律失常药及强心药(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安定、地高辛)、其它(氯丙嗪、呋喃妥因、苯妥英钠、别嘌醇、潘生丁等)。
中性粒细胞(NE)
02
参考值:2.0-7.0×10^9/L;51-75%临床意义:异常标本还包括中性杆状细胞及幼稚细胞等。
增高:急性细菌性感染、组织损伤、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中*、恶性肿瘤等;
减少:某些传染病如伤寒、流感、造血功能障碍、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药物反应、慢性理化损伤等。
淋巴细胞(LY)
03
参考值:0.8-4.0×10^9/L;20-40% 临床意义:异常标本还包括大、小淋巴细胞及异淋。
增高:传染性疾病如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结核、肝炎、肿瘤等;
减少:长期X线照射、细胞免疫缺陷、传染病急性期。
结果评价:(1)增高:生理性增高(出生5天后至5周岁);(2)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
单核细胞(MO)
04
参考值:0.12-0.8×10^9/L;3-13%临床意义:增高:某些感染如EB病*感染、结核、伤寒、疟疾、沙门菌、弓形虫感染、亚急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恢复期、粒缺恢复期、淋巴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结果评价:增高:出生后2周的婴儿可生理性增高。
嗜酸粒细胞(EOS)
05
参考值:0.05-0.50×10^9/L;0.5-5%临床意义:增高:支气管哮喘、过敏、湿疹、寄生虫病、慢粒、多发性骨髓瘤等;减少: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促肾上腺激素、急性感染、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等。临床症状明显、其不减少提示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如持续下降,说明病情严重。术后及烧伤后其不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结果评价:(1)增高:夜间较白天高,下午较恒定;(2)减少: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素、劳动、寒冷、饥饿、精祌刺激。
嗜碱粒细胞(BASO)
06
参考值:0-0.1×10^9/L;0-1%临床意义:增高:慢粒、癌转移、铅中*、变态反应、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甲减、粘液性水肿等。
红细胞计数(RBC)
07
参考值:男:4.0-5.5×10^12/L女:3.5-5.0×10^12/L;(应与过去结果比较)临床意义:增高:大量失水、慢性肺心病、肺气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减少:妊娠、营养不良、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红细胞破坏增加或丢失过多、炎症、内分泌疾病等。
结果评价:应与过去结果比较。(1)增高:生理性如饭后、剧烈运动后、酒后、冷浴后、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等;(2)减少:应用安眠通、眠尔通、苯妥英钠、甲基多巴、乙琥胺、马利兰、消炎痛、双氢氯噻嗪、氯噻酮、他巴唑、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抗癫痫药、洋地*等、采血时凝固或溶血可使结果偏低。
血红蛋白(Hb)
08
参考值:男:-g/L;女:-g/L;新生儿:-g/L临床意义: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类型需结合其它指标判断);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结果评价:(1)增高:白细胞极度增高时,可使血红蛋白测定偏高;严重的脂血可使结果偏高;(2)减少:应用伯氨奎啉、安替比林、苯妥英钠、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口服避孕药、强力霉素、新霉素、磺胺药等、取血凝固或溶血时可使结果偏低。
红细胞压积(HCT)
09
参考值:男:0.40-0.51;女:0.37-0.47;临床意义: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红细胞比积),是指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与血浆体积的比值。各种原因如失水、大量血浆渗出等使血液浓缩,可使HCt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会使HCT减低。
(1)增高:各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真红、0.70应立即放血治疗;(2)减少:血液稀释、贫血、0.14应立即给予输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10
参考值:75-fL临床意义:增高: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降低: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11
参考值:25-35pg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12
参考值:-g/L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13
参考值:15.1-18.8 临床意义:指外周红细胞体积大小差异程度,增高见于大小不等。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血小板计数(PLT)
14
参考值:-×10^9/L临床意义:增高:慢粒早期、脾切除、急性失血、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L属于病理状态应考虑有无高凝状态、慢粒等;0×/L常有出现血栓的可能;
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DIC、中*、过敏、再障等;40×/L有自发出血的危险。
Anemia
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的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标准。一般认为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Hb<g/L,RBC<4.5×/L和/或HCT<42%;成年女性Hb<g/L,RBC<4.0×/L和/或HCT<37%可诊断为贫血。其中以Hb浓度低于正常最为重要,因为红细胞计数不一定能准确反映贫血是否存在和贫血的程度。贫血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根据红细胞形态或发生贫血的病理生理而分类的。
来源
医瘤课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