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坏死性肠炎在养殖发病率呈逐步增加趋势,治疗难度和费用越来越大,根据行业权威部门统计,在对家禽造成危害的细菌类疾病中已排在首位。即使在集约化养殖场中坏死性肠炎的控制问题也已日益凸显,因此加强对肠道健全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肠道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A型或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本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两端粗大钝圆,无鞭毛,不能运动,能产生荚膜;在厌氧条件下能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形成大而圆的菌落,并有β溶血。其产生的*素,如α、β*素是直接的致病因素。该病原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肉鸡、蛋鸡均可发生,尤以散养、放养鸡和育雏和育成阶段的笼养鸡多发;肉用仔鸡发病多见2~8周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多发。该病的发生多有明显的诱因,如鸡群密度大,鸡群可接触粪便;料槽和水槽卫生条件太差,料槽有饲料板结;在全价日粮中含有劣质的动物性蛋白;鸡群有球虫病的发生等等等均会诱发本病。
(二)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粗乱,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病早期表现为水泻,随着病情的加重,排*白色稀粪或排*褐色糊状粪便,臭粪;有时排红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粪便,有的粪便混有血液或白色肠粘膜组织;多数病雏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产蛋鸡多于夜间急性死亡。慢性病例生长迟缓,排石灰水样稀便,肛门周围常被粪便污染。
(三)特征性剖检病变
病变主要在小肠,尤其是空肠和回肠部分;小肠显著肿粗至正常的2~3倍,扩张、充满气体;肠壁充血、出血或因附着*褐色伪膜而肥厚、脆弱。剥去伪膜可见肠粘膜有卡他性炎到坏死性炎的各种变化;肠内容物少而呈白色、*白色或灰白色,有的病例成血色或黑红色并有恶臭。早期感染病例只能见到回肠、直肠段肠粘膜有米粒大小、似痱子状坏死灶,这类鸡主要怕表现为水泻。
(四)图谱
蛋鸡坏死性肠炎浆膜面可见斑驳的坏死灶
坏死性肠炎蛋鸡肝脏布满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灶,脾脏点状出血、肿大
坏死性肠炎感染后,肠管肿粗
回、直肠段肠粘膜坏死、脱落,后端回肠粘膜出血、坏死
(五)预防与控制及其注意事项
网上或地面平养时,需控制饲养密度,及时的清理粪便和更换垫料,并注意防止球虫病的发生;注意料槽和水槽卫生,如果水槽有漏水现象,注意及时维修;不使用腐败、变质的动物性饲料和毛皮下脚料作为饲料原料;保证饲料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C的供应,以满足肠粘膜的自我更新和修复需要;鸡群感染疾病时,及时的改善饲养条件的不足,并使用敏感的药物喂服,以控制病情。
霉肠健——脱*、调肠道、解抑制多种作用。
主要成分:
B-葡聚多糖与益生菌的偶联物、抗*素(*曲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素等)抗体、细胞因子、丁酸梭菌等益生菌。
产品功能:
吸附霉菌、中和*素,减少霉菌*素引起的雏鸡采食量减少,幼小公鸡鸡冠发育过度、蛋鸡产蛋率下降等现象,修复肠道、缓解免疫抑制,替代抗生素,防制细菌性疾病。
作用机理:
1、B-葡聚多糖与益生菌偶联物,通过益生菌下全消化道内的定植,对进入消化道内的霉菌有极强的吸附作用;
2、抗*素抗体:中和霉菌产生的*素,减少*素对机体的损伤;
3、细胞因子:解除霉菌及其*素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动物免疫力;
4、丁酸梭菌等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修复受损的消化道黏膜,减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替抗的目的。
用法用量:拌料或饮水,每g本品拌料两吨或兑水四吨。长期使用效果更佳。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