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
+
考前最后的冲刺,千万别放弃
缺铁性贫血无论是初级还是中级几乎每年都要考
缺铁性贫血病因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2.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
3.铁丢失过多
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肺含铁血*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心脏人工瓣膜、行*性血红蛋白尿等)及其他(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
缺铁性贫血检查
1.血象
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0.32。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体小、中心浅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减低。
2.骨髓象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红系中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其体积小、核染色质致密、胞浆少、边缘不整齐,有血红蛋白形成不良表现(“核老浆幼”)。
中、晚幼红细胞核染色质致密、胞浆少核老浆幼
成熟红细胞体积偏小、中心浅染区扩大
3.铁染色
缺铁性贫血时骨髓细胞外铁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铁染色阴性
缺铁性贫血常考点
一、铁代谢
1)铁是以Fe2+形式吸收,以Fe3+形式运输,以Fe2+利用。转铁蛋白是运输铁的载体。
2)铁的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而VitB12的吸收部位在回肠末端,因此切除空肠可引起铁的吸收障碍导致缺铁性贫血,切除回肠易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3)临床表现
①一般表现(共同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
②组织缺铁表现:易兴奋、激动,烦躁,舌炎、口角炎,皮肤毛发干燥,反甲,异食癖,吞咽困难等。
③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④典型:组织缺铁最主要表现反甲,异食癖。
⑤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er-Vinsonz综合征)
二、“缺铁性贫血”解题中常常使用的概念
(3)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指标及意义(熟练掌握)
四、缺铁性贫血的其它常考点
1、体内缺铁初期的最早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骨髓贮存铁减少或缺乏(缺铁贫的首选检查是血清铁蛋白,确诊用骨髓铁染色)
骨髓铁染色实验原理:骨髓内的铁蛋白及含铁血*素(细胞外铁)和幼稚红细胞的铁粒(细胞内脆性增加铁)在盐酸环境下与亚铁氰化钾作用生成亚铁氰化铁,即普鲁士蓝反应
2、早期缺铁性贫血形态学改变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3、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4、血清铁降低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有意义
5、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增高及转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
6、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出现的是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7、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补足贮存铁。缺铁性贫血的正规治疗:血红蛋白达正常后(2周开始上升,2月恢复正常,)→再继续服用4~6个月
8、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5~10天后首先出现的治疗反应是网织红细胞升高(而不是血红蛋白)
9、首选口服铁剂。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则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无机铁剂(如硫酸亚铁)的不良反应较有机铁剂明显
10、正常人消化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
学了这么多,一起来练练吧
经典例题
1、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缺铁性贫血
A.血清铁蛋白减低
B.血清铁减低
C.总铁结合力减低
D.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E.骨髓有核红细胞内铁减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红细胞形态(小细胞、低色素),血清铁蛋白和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
2、 女,30岁,有月经过多史一年,皮肤黏膜苍白,乏力,血常规检查:Hb50g/L,RBC3.0×/L,WBC8.0×/L,PLT×/L,网织红细胞0.,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体积较小,并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MCV、MCH、MCHC值均降低。
3、患者,女性,25岁,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其血细胞形成学表现为()
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缺铁性贫血以小细胞为主,小红细胞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生理性浅染区扩大。
+
还在坚持的你已经超越了半数以上的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基层检验网考试小程序,免费刷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