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一、发病机制:
1.75%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5%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病理基础为红细胞膜蛋白基因异常导致膜骨架蛋白缺陷,细胞球形变,导致红细胞变形性和韧性降低,通过脾脏时易被破坏,出现血管外溶血。
二、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溶贫,间歇性*疸和不同程度的脾大。
2.半数有家族史。
3.半数伴有胆囊结石。
三、辅助检查:
1.血象:经典表现为小球形红细胞>10%。
2.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是重要的筛查试验。
四、治疗:
1.脾切疗效显著,术后90%病人*疸和贫血改善,但是球形红细胞依然存在。
2.贫血严重时输注红细胞的同时注意补充叶酸。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一、发病机制:
1.本病为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男性多于女性。
2.G-6-PD的缺乏导致红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NADPH,还原性谷胱甘肽减少,红细胞对氧化攻击的敏感性增高。
3.血管外溶血的机制:Hb的巯基遭受氧化损伤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和变性Hb,沉积在红细胞膜形成海因(Heinz)小体,红细胞变形性下降导致易被破坏。
4.血管内溶血的机制:细胞膜脂质的过氧化作用。
二、临床表现:
1.主要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轻重不一。
2.大致可分为5类:药物性溶血,蚕豆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以前两种多见。
3.蚕豆病:多见于10岁以下男性儿童。起病急,一般在食用蚕豆后2h至几天内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溶血程度与进食的量无关。为自限性。
4.药物性溶血:服药后2-3天急性血管内溶血发作。常见药物为:抗疟药,解热镇痛药,硝基呋喃类,磺胺类,酮类,砜类。
三、辅助检查:
1.G-6-PD活性筛选试验:国内最常用的为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2.红细胞G-6-PD活性定量测定: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测定结果比正常平均值低40%有诊断意义。
3.红细胞海因小体生成试验:计数>5%有诊断意义。但缺乏特异性。
四、治疗:
1.防治原则为避免摄入氧化剂,积极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
2.急性发病时可输血,但避免亲属血输注。
3.脾切无效。
血红蛋白病
一、分类:
1.血红蛋白的分类:血红蛋白A(HbA)(2条α链和2条β链组成,占95%);血红蛋白A2(HbA2)(2条α链和2条δ链组成,占2-3%);胎儿血红蛋白(HbF)(2条α链和2条γ链组成,占1%)。
2.血红蛋白病的分类:可分为两类: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和异常血红蛋白病。
二、发病机制:
1.α地贫:α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胎儿,新生儿发病为γ链合成过剩形成Hbbart(4条γ链);成人发病为β链合成过剩形成HbH(4条β链)。最终结局为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溶血。
2.β地贫:β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α链合成过多形成α聚合体,HbF与HbA2增加。最终结局为无效造血及溶血。
3.异常血红蛋白病:一组遗传性珠蛋白结构异常的血红蛋白病,多为单个氨基酸的替代,最常累及β链。可分为镰状细胞贫血(又称HbS病,为β链第6为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所导致),不稳定血红蛋白病,HbM病,氧结合力异常的血红蛋白病,HbE病(我国最常见的异常血红蛋白病)。
三、临床表现:
1.α地贫:
①静止型:1个α基因受累,无异常,为携带者。
②标准型:2个α基因受累,无明显症状,可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③HbH病:3个α基因受累,Hb电泳HbH占5%-40%,轻中度贫血,肝脾肿大,*疸。
④重型:4个α基因均受累,Hb电泳HbBart占80%-%,多数宫内死亡。
2.β地贫:
①轻型:无症状或轻度贫血,偶有轻度脾大。Hb电泳HbA2>3.5%,HbF正常或轻度增加。
②中间型:中度贫血,脾大。Hb电泳HbF可达10%。
③重型(Cooley贫血):出生半年起病,贫血进行性加重,生长发育迟缓。Hb电泳HbF可达30-90%,HbA低于40%甚至0。
四、治疗:
1.地贫:主要是对症治疗。静止型和轻型无需治疗,Hb>75g/L的轻中型病人无发育障碍,无需长期输血。
2.异常血红蛋白病:镰状细胞贫血,氧亲和力异常的血红蛋白病对症治疗。不稳定血红蛋白病,HbM病无需治疗。
自身免疫性贫血
一、分类:
1.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多见。
2.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少见。又可分为冷凝集素综合征(CAS)和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PCH)。
二、致病抗体与特性:
1.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多为IgG,不完全抗体,37°最活跃。
2.CAS多为IgM。
3.PCH多为IgG双向溶血素(D-L抗体)。
三、临床表现:
1.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慢性血管外溶血,成年女性多见。主要症状为贫血,*疸和脾大。少数表现为Evans综合征(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2.CAS:末梢部位发绀,贫血,血红蛋白尿。
3.PCH:遇冷出现血红蛋白尿,伴发热,腰背痛,呈自限性。
四、辅助检查:
1.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Coombs试验。
2.CAS:冷凝集素试验。
3.PCH:冷热溶血试验。
五、治疗:
1.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次选脾切,免疫抑制剂,输注洗涤红细胞等。
2.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保暖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激素疗效不佳,脾切无效。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一、发病机制: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为一种后天获得的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所致的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血病,为良性克隆性疾病。
2.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导致血细胞膜上GPI锚合成障碍,导致红细胞易被补体破坏。
3.红细胞膜表面缺乏CD55和CD59是血管内溶血发生的基础。
二、辅助检查:
1.血象:贫血常呈正细胞或大细胞性。半数病人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尤以红系增生明显,有时骨髓增生可低下。长期尿铁丢失过多导致铁染色示骨髓内,外铁减少。
3.酸溶血试验(Ham试验):经典的确诊实验。
4.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和CD59:全血细胞表达均下降。
三、治疗:
1.对症治疗:输血(宜选用去白红细胞),雄激素,铁剂。
2.糖皮质激素:对部分病人有效。
3.血栓形成的防治。
4.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唯一可能治愈本病的方法。
END
糖霜Fr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