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华医学杂志,,99(30):-.
一、RBCS测定方法
自年WinfredAshby首次采用差异凝集试验法正确测出RBCS以来,现有可用于临床RBCS检测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红细胞标记测试法,包括同龄期红细胞标记测试(cohortlabel)和全龄期红细胞标记测试(populationlabel),前者利用15N-甘氨酸或放射性核素59Fe等掺入血红蛋白合成而标记骨髓中新生红细胞,测定循环血液中示踪剂从出现到消失的时间即是红细胞的存活时间,亦即RBCS,后者通过51Cr、32P或生物素等与细胞膜牢固结合,直接标记循环血液中从新生到衰老所有龄期的红细胞,继而通过测定血液中标志物的消失速率算出红细胞的存活时间;红细胞标记法根据标志物不同又可分为核素标记(isotopelabel)和荧光生物素标记(biotinlabel)法。第二类是根据血红蛋白更新速率测算,如CO呼气试验等。其原理是人体血红蛋白降解过程中血红素可产生CO,肺是内源性CO排出的唯一通道。约86%的内源性CO来自血红素降解,而血红素中的85%又来自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降解过程,故总体上约70%的呼气内源性CO来自于红细胞降解。所以,在排除外源干扰的前提下,肺的CO排泄率可推算RBCS值。
51Cr或32P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敏感、特异,结果准确。全龄期红细胞标记法中,51Cr标记法被视作"金标准"并应用于临床,但测量一次RBCS需耗时近1个月且有辐射风险;荧光生物素标记法有过敏风险和诱导抗生物素抗体产生风险,且完成一次测量也耗时需近1个月;同龄期红细胞标记法中以15N-甘氨酸标记法用得最多,虽然该方法没有辐射风险和过敏风险,但耗时比全龄期标记法甚至更长。鉴于全程示踪剂检测耗时太久,临床一般采取半生存期测定法,约需10d至近1个月,而且标记测定法只适用机体红细胞生成与破坏速度稳定时期,动态变化时不适用。故标记测定法只适用基础研究,难以临床常规开展。
CO呼气试验法可分为重复呼吸式CO呼气试验法和开放呼气式CO呼气试验法。重复呼吸式CO呼气试验法需要戴头套、操作复杂、受试者体验差,在临床上很少用,开放呼气式CO呼气试验法无需戴头套、操作简便、受试者"一气呵成",快捷准确,且可动态检测RBCS。目前已被美国儿科学会和中华医学会推荐为新生儿临床有无溶血、高胆红素血症诊断的检测手段(表1)。
表1现有RBCS测定技术比较
评估项目
51Cr标记
生物素标记
CO呼气试验
准确性
准确
准确
准确
稳态测定
适用
适用
适用
动态测定
不适用
不适用
适用
反复采血
是
是
否
过敏风险
无
有
无
放射伤害
有
无
无
测定时间
4周左右
4周左右
15min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建立了51Cr标记测定红细胞寿命的方法,并将其作为了解溶血程度、发现不典型溶血的可靠指标。因该方法测量周期太长,有放射性风险,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均不方便,医院开展过。国内科技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研制出能直接测定内源性CO呼气试验检测设备,操作流程极大简化,方便快捷,结果稳定、准确,是目前唯一适应临床大规模开展常规检测RBCS的方法。本共识推荐开放呼气式CO呼气试验法作为临床RBCS测定方法。同时为规范该技术的标准操作,制定以下统一检测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清晨起床后至上午12点前采气,采气前应处于空腹状态,采气操作按规范步骤执行。受试者采气前一周内未输红细胞,24h内不能主动或被动吸烟,无剧烈运动。
检测值判断注意事项:CO呼气试验法检测的RBCS值反映采气前2~4h的红细胞破坏情况,在生理状态稳定情况下,此动态值即等于稳态值,因此CO呼气试验在动态和稳态情况下均可测定RBCS。消化道出血、剧烈运动、熬夜、感染等可造成红细胞破坏一过性增加,即红细胞寿命一过性缩短,服用某些药物会使短期内红细胞破坏速率不稳定,咨询、了解受试者试验前的生理、病理状况及服药情况,便于对RBCS变化原因的综合判断。
二、RBCS测定结果解读
1.正常参考值推荐:
应用51Cr标记法测定正常人RBCS,综述国外报道的RBCS正常值平均为d、范围为70~d,国内学者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值,半减期T1/2=26d(对应RBCS值d),CO呼气试验法正常人RBCS平均值为d、95%置信区间为75~d。国内外报道的非溶血组的RBCS正常平均值分别为d、d、d,RBCS正常值下限分别为70d、66d、75d,国内外的正常平均值和正常范围下限在误差范围内均相符合,非溶血组的RBCS值的95%置信区间在标准误差范围内相符合。因此本共识推荐RBCS正常值为d,范围为70~d。
2.RBCS测定值与溶血判断:
国内应用51Cr标记法检测RBCS显示,RBCS的半减期T1/d(对应RBCS值66d)为溶血、半减期T1/d(对应RBCS值49d)为较重溶血;国内CO呼气试验法测定RBCS的结果表明:非溶血组的(±1.96s)的下限值为75d,溶血组的(±1.96s)上限值为57d、(±s)的上限值为43d。结合文献推荐RBCS测定值判定:RBCS测定值为50~70d,提示有溶血;RBCS测定值50d可确诊溶血发作,且RBCS测定值越小,溶血越重。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面对具体患者时,应根据个体化原则,结合其他指标如个体动态血红蛋白水平及RBCS监测值、溶血其他指标(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水平、乳酸脱氢酶等)综合判定。
三、RBCS测定
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溶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溶血不是一个独立疾病,任何原因引起溶血都表现为RBCS测定值缩短,RBCS缩短是反映溶血最直接、最可靠的指标,亦可定量反映溶血程度。尤其动态定量检测同一患者RBCS值对临床判定溶血及溶血程度有更大指导价值。适用于各种疾病合并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如严重感染、自身免疫紊乱、恶性肿瘤等合并贫血、药物(如利巴韦林、抗肿瘤化疗药物等)相关贫血、治疗(如放射治疗、血液透析、心脏瓣膜置换等)相关贫血等,若RBCS测定值50d,提示溶血是介导此类疾病贫血发生的主要机制。
2.完善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
贫血临床上最常见,贫血发生时有无同时合并溶血,目前尚缺乏灵敏、精确实验室检测技术来判断。CO呼气试验快速检测RBCS可直接早期反映有无溶血及其严重程度。灵敏的RBCS测定辅助临床解决鉴别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不显著亚临床溶血状态,有助于指导治疗,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噬血细胞综合征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淋巴瘤贫血、白血病贫血、炎症性贫血等。若RBCS测定值50d,提示溶血参与此类疾病进展,治疗措施要兼顾控制溶血发生会取得更好疗效。
3.孤立性高胆红素血症鉴别诊断:
孤立性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常见,如何鉴别之源于肝病(如Gilbert综合征)或溶血是临床实践中棘手问题之一。现有反映溶血的检测指标不能早期灵敏提示不典型的轻微溶血,RBCS测定为其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可助之尽早明确诊断。
4.溶血性疾病疗效判断及早期预测复发
RBCS可作为抗溶血治疗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尤其动态检测同一患者的RBCS,较目前其他指标可以早期反映溶血发生及程度。适用于溶贫治疗期间的疗效评估、溶血复发的早期识别等。
总之,正确检测RBCS,有利于深入开展红细胞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专家组成员
执笔者:王一浩(医院血液科)参与共识讨论的专家(按照姓氏笔画排序):王化泉(医院血液科)、王欣(医院血液科)、方美云(大连医院血液科)、王顺清(医院血液科)、白洁(医院血液科)、付蓉(医院血液科)、刘代红(医院血液科)、刘红(医院血液科)、孙自敏(医院血液科)、刘启发(医院血液科)、刘欣(医院血液科)、江明(新疆医院血液科)、刘卓刚(中国医院血液科)、任金海(医院血液科)、刘容容(广西医院血液科)、刘清池(医院血液科)、刘辉(医院血液科)、李乃农(福建医院血液科)、何广胜(医院血液科)、李文倩(医院血液科)、佟红艳(浙江大医院血液科)、张连生(医院血液科)、陈彤(上海医院血液科)、张苏江(上海交通大医院血液科)、李丽娟(医院血液科)、邵宗鸿(医院血液科)、杜欣(医院血液科)、陈苗(医院血液科)、杨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院血液科)、刘开彦(医院血液科)、吴俣(医院血液科)、宋强(医院血液科)、李静(西安医院血液科)、吴德沛(医院血液科)、李德鹏(医院血液科)、李燕(新疆医院血液科)、李薇(医院肿瘤中心)、孟凡凯(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血液科)、郑以州(中国医院)、林圣云(医院血液科)、林丽娥(医院血液科)、金洁(医院血液科)、罗建民(医院血液科)、苗瞄(医院血液科)、林赠华(医院血液科)、姜中兴(医院血液科)、侯明(医院血液科)、施均(中国医院血液科)、赵明峰(医院血液科)、胡建达(福建医院血液科)、胡亮钉(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科)、洪梅(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血液科)、高广勋(医院血液科)、贾晋松(医院血液科)、高晓宁(医院血液科)、常春康(医院血液科)、*晓*(医院血液科)、梁爱斌(医院血液科)、曾云(昆明医院血液科)、韩冰(医院血液科)、董宝侠(医院血液科)、戴敏(医院血液科)。
END
版权声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