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刚刚上市鲜嫩可口,但有些人吃了就有了生命
TUhjnbcbe - 2021/3/30 13:50:00


  眼下正是新鲜蚕豆大量上市的时候,这种口感软糯的时鲜菜,颇受台州市民喜爱。不过,最近一名5岁的云南小男孩因为吃了几颗蚕豆,引发重度贫血,后被医生确诊为急性溶血性贫血,也就是俗称的“蚕豆病”。


  蚕豆病究竟是什么?会有哪些症状?网上流行的预防办法是否可靠?5月11日,医院儿科副主任梁国安。


  据梁医师介绍,蚕豆病是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引起的疾病,绝大多数病人是因进食蚕豆发病,所以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初夏蚕豆上市时节,群体以小男孩为主。“每年我们接诊的病例都是十多例。”


  “蚕豆病”发病的时候类似于发烧,并伴有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小便酱油色,脸色和眼白发*等症状,去医院化验,就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


  “患上‘蚕豆病’的患者,轻微的只有一点不适,严重的可能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梁医师说,医院也曾接诊过重症病例,但经过治疗后一般都会恢复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蚕豆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不是只有吃蚕豆才会发病,也不是每次吃都会发病。”梁医师说,除了蚕豆,还有一些其他物质比如阿司匹林等药物也会诱发该病。


  记者在网上查到,曾有媒体报道,湖北*陂一名2岁的小男孩被查出患了“蚕豆病”,但他妈妈说孩子近期没有吃过蚕豆,以前吃过也没出问题。


  当地医生仔细了解他发病前的状况后,认为很可能是衣柜里的樟脑丸诱发的,因为樟脑丸里含有萘,会引起溶血。


  对于如何提早预防这个病,网络上流传着一个说法,即做基因检测。检测后,很快就能知道孩子是否缺少G6PD这种酶,能不能吃蚕豆也就清楚了。


  “对于这个预防方法,我个人并不是很赞同。”梁医师说,蚕豆病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诱发的因素有很多,接触这些因素后,是否诱发也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做了基因检测对预防的帮助也不会很大。


  梁医师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体温升高、面色发*,小便呈酱油色等症状时,应及时送医,以免病情恶化。

来源:台州日报

经文化中心综合编辑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觉得不错,请为我们点赞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刚刚上市鲜嫩可口,但有些人吃了就有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