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下
TUhjnbcbe - 2021/2/26 0:57:00
昆明治疗儿童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翻译:王征娴编辑:未亚平

抗磷脂综合征的治疗

AP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如静脉血栓形成或流产)的治疗方法很明确,并且有随机临床试验的支持。但是在许多临床情况下,仍然只能根据较弱的临床数据甚至专家意见来进行治疗。治疗类型可以分为一级血栓预防、二级血栓预防、CAPS治疗、妊娠预防以及非典型临床表现治疗。此处详细介绍的治疗建议适用于符合APS实验室标准的患者;低滴度或非典型抗体结果需要仔细权衡潜在的风险与治疗的益处,以及其他的临床相关因素。

一级血栓预防

接受一级血栓预防的aPL阳性患者分为三类:无SLE无症状的患者、有SLE无症状的患者、无血栓形成但存在妊娠并发症与产科APS(OB-APS)的患者。

对于无潜在狼疮的无症状aPL阳性患者,尚无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抗磷脂抗体乙酰水杨酸(APLASA)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随机给予无症状但持续性aPL阳性的患者(n=98,包括SLE和非SLE患者)每日81mg的阿司匹林或安慰剂,平均随访2.3年。在2年的期中分析中发现,整个研究人群的事件发生率均低于预期,对原始假设进行检验需要一个难以达到的样本量。因此,研究停止了进一步的患者招募。结果表明,无症状的aPL阳性患者不能从阿司匹林一级血栓预防中获益,并且每年急性血栓形成的整体发病率较低。

相反,一项包含了例患者的大型meta分析(主要来自回顾性观察研究)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LDA)在无症状的aPL阳性患者中可以预防原发性动脉血栓形成,但不能预防原发性静脉血栓形成。对于伴或不伴有基础SLE的无症状aPL阳性患者,以及有产科史但无血栓并发症的患者,都是如此。由于各种研究对aPL阳性的定义存在差异,因此难以对aPL阳性(无论是LA、aCL还是aβ2GPI)进行进一步的分型或分层。当决定开始进行LDA治疗时,应考虑到与之相关的出血风险的小幅增加。

羟氯喹(HCQ)也已被建议作为无症状非SLE的aPL阳性患者的潜在血栓预防治疗方法。抗磷脂综合征临床试验和国际网络联盟(APS-ACTION)发起了一项国际化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该试验将无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持续aPL阳性但无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HCQ和除了他们的标准治疗方案外不接受其他治疗两组。由于美国的招募率低、长期的生产不足和HCQ价格的大幅上涨,该研究也提前终止了。未来的研究可能会回答无症状非SLE的aPL患者能否从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中获益。

对于有高危aPL指标(LA阳性和/或高滴度aCL、aβ2GPI)和/或存在其他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尤其是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SLE无症状aPL阳性患者,目前认为使用LDA是合理的,同时应考虑到LDA的风险以及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获益的事实。此外,如高血压或高脂血症等其他可变的危险因素,建议避免使用外源性雌激素治疗。

与不伴SLE的无症状aPL阳性患者一样,目前没有前瞻性的RCT支持伴SLE的无症状aPL患者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进行一级血栓预防。但是,一些观察性研究确实表明,在这种情况下使用LDA和/或HCQ可以预防血栓形成。SLE本身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而有SLE基础的aPL阳性会进一步增加这种风险。观察性研究表明,SLE使用LDA能在预防血栓形成中获益,并且EULARSLE专家委员会在SLE管理中建议aPL阳性的SLE患者应使用LDA。

观察性研究还表明HCQ对SLE的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因HCQ被证明能够获益,已被推荐在SLE患者中使用,而对于aPL阳性的SLE患者,建议没有禁忌症时可同时使用LDA和HCQ。

对没有血栓形成史的产科APS(OB-APS)患者采取一级血栓预防可能是合理的,因为这些患者增加的血栓形成风险。在一项案例对照研究中,OB-APS患者的12年累积血栓形成率为19.3%,而aPL阴性且流产史相似的女性则为4.8%。一项对名无血栓形成史的女性进行的为期10年的观察性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这些女性在妊娠第10周之前经历了连续3次的自然流产,或者在妊娠第10周时或之后有1例胎儿死亡。研究人员比较了aPL阳性的女性(n=),携带F(莱登第五因子)或F2rs(凝血酶原基因PTA)多态性(n=),以及血栓形成倾向筛查结果阴性的女性的血栓事件发生率(n=)。尽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LDA预防,但aPL阳性女性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年发生率(1.46%;range1.15%-1.82%),肺栓塞年发生率(0.43%;range0.26%-0.66%),浅表静脉血栓形成年发生率(0.44%;range0.28%-0),脑血管事件年发生率(0.32%;range0.18%-0.53%)显著高于其他组。

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OB-APS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该研究纳入了名OB-APS患者,有74例发生了血栓形成,其中47例在怀孕后发生血栓形成。平均随访时间为7.6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是存在传统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浅表静脉血栓形成、心脏瓣膜疾病以及有多种aPL阳性。

尽管有一项小型的回顾性研究在平均10年的随访中,分析了之前有妊娠史的aPL阳性患者(包括SLE和非SLE患者)后续的血栓形成,结果显示经验性LDA治疗的患者(n=31)的血栓形成率为10%,而未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n=34)血栓形成率为59%。但该人群中LDA预防的疗效仍不清楚。

OB-APS后考虑使用LDA是合理的,尤其是在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在这些患者中,长期抗凝似乎没有作用。在一项无血栓形成史的aPL阳性患者的随机研究中,潜在的SLE或OB-APS被认为有较高风险,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单独使用LDA组和使用LDA加华法林(INR1.5)组,平均随访5年,结果显示:每组平均4例血栓形成,但华法林组有更多的出血事件发生。该研究对照组也使用药物治疗。

二级血栓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对于aPL相关的无明显诱因的血栓形成,必须进行长期的二级血栓预防。基于两项回顾性研究,90年代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高强度华法林治疗,维持INR大于3.0。在年,Rosove和Brewer阐述了70例平均随访年限为5.2年的患者血栓复发率,其中采用高强度华法林为0,中强度华法林为0.07,低强度或无华法林为0.19-0.57。另一项研究纳入了名平均随访10年的患者,高强度华法林每例每年的血栓复发率为0.,而阿司匹林为0.23。

最近的一项前瞻性华法林研究至少在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支持使用中等强度华法林。Crowther等人在一项随机双盲试验中,将名aPL阳性且先前有血栓形成史的患者分为中强度华法林(INR2.0-3.0)或高强度华法林(INR3.1-4.0),并进行了平均2.7年的随访,发现中强度组(2/58)的复发率并没有高于高强度组(6/56)。在应用这些发现时的一些重要的局限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担忧:大多数研究的患者发生了静脉血栓形成(76%),使用华法林INR2.0的复发性血栓形成患者被排除在外,高强度组43%时间内未达到治疗剂量(高INR组中有4/6患者发生血栓形成时INR2.0)。一项类似的研究证实,高强度的华法林治疗并不优于标准强度的华法林。该研究主要包括了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69%),排除了复发性血栓的患者。

基于这些RCT,建议对非复发性(无明显诱因)静脉血栓采取的二级血栓预防是终生使用华法林,维持INR在2.0-3.0。对于出现复发性血栓和明显的华法林治疗失败的患者,在事件发生时检查INR很重要。当INR达到治疗性时,可能有必要分析显色因子X的水平:“治疗性”INR可能并非在所有患者中都是有效的INR,因为LA有时会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华法林治疗失败后的潜在疗法变化包括:将目标INR提高至3.0-4.0,华法林联合使用LDA,增加其他药物疗法如他汀或HCQ,或改为低分子肝素(LMWH)。对于单发性有因的静脉血栓形成(例如长时间飞机旅行后、最近开始口服避孕药),可以考虑3-6个月有限的抗凝治疗,并需长期预防应激性出血。

二级血栓预防:动脉血栓形成

通常,与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相比,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会接受更积极的抗凝治疗。然而在获益方面抗磷脂抗体与中风研究(APASS)并未发现华法林优于阿司匹林,这可能是由于包括aPL检测在内的研究局限所致。APASS是在复发性中风中比较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一项队列研究(WARSS),该研究招募了名急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配为全剂量LDA组(mg)或华法林组(目标INR2.2)。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aPL检测,其中/的患者(41%)为aPL阳性(不一定是中或高滴度)。尽管LA和aCL均阳性的患者确实有较高的血栓闭塞事件风险或复发率,但单个aPL阳性(任何测试)与血栓闭塞事件风险增加无关。对于例aPL阳性患者,与其余中风患者一样,ASA和华法林(INR2.2)治疗之间的复发率没有差异。这项研究在普遍性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aPL只进行了一次检测,大多数aPL的滴度较低,并且患者的平均年龄相对较大(60岁)。这个结果可能只适用于低滴度、单个aPL阳性的老年中风患者,而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这不适用于高滴度或多个aPL阳性的APS中风患者的治疗。

一篇综述系统性分析了12项队列研究和4项RCT(n=),发现当INR在2.0-3.0时,明确APS(按标准)和动脉(或复发)事件的患者其血栓形成复发的风险较高,当INR3.0时复发率较低。其他最新的研究也强烈支持有动脉血栓形成的APS患者(尤其是三重阳性患者)复发风险更高,同样也支持高强度的抗凝治疗对这些患者有益。

有人提出了抗血小板治疗在动脉血栓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在一项小型随机试验中,纳入了20名日本缺血性卒中(PAPS和SLE-APS)患者,这些患者有缺血性卒中且平均年龄50岁,研究人员对单用ASA和ASA加用华法林进行了比较,目标INR为2.0-3.0。两组之间的非卒中生存率有显著差异:ASA加用华法林组为25%,单用ASA组为74%。

最近对大型APS(动脉血栓)数据库分析发现,华法林(任何INR)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血栓复发的风险最低。患者(n=)的平均随访年限为4.24年;1/3为三重阳性。只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血栓复发率为37.2%,只进行抗凝治疗的为23.7%,抗凝和抗血小板联合治疗的患者为6.9%。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与华法林单一疗法,抗血小板单一疗法以及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疗法相比,双重抗血小板疗法的动脉血栓复发率最低。

根据这些数据,建议二级动脉血栓预防采取终生的高强度华法林,INR3.0-4.0或LDA(即81或mg)与中等强度的华法林联合使用,INR2.0-3.0。

与治疗静脉血栓一样,在事件发生时检查INR明确是否有明显的华法林治疗失败很重要。当INR呈现为有治疗性时,可能需要分析显色因子X。华法林治疗失败的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将目标INR提高至3.0-4.0(如果最初的目标INR较低),添加LDA(如果尚未服用),添加其他药物疗法,例如他汀类药物或HCQ,或改用LMWH。常规需考虑的注意事项是,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华法林会增加出血风险。

华法林治疗确实会发生血栓复发事件:在近期的一项观察性多中心研究中,尽管进行了抗凝治疗,但首次血栓事件发生后的5年,每年的血栓复发率仍有7.5/。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存在糖尿病,遗传性易栓症和暂停口服抗凝药。如果华法林无效或不耐受,建议使用LMWH。

其他药物已被认为是华法林的替代药物或补充药物,无论是因为华法林失败还是为了患者方便。最新的议点是新型口服抗凝剂(DOAC)在APS预防中的作用。其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经常进行INR监测,是一种固定剂量的口服药物,并且与食物没有相互作用。但是,早期的研究不支持对APS患者采用DOAC治疗。RAPS试验(随机非盲性研究)6个月的时间内,在例静脉血栓二级预防的患者中,对利伐沙班与华法林进行了比较。研究终点是实验室检查静脉血栓形成的指标,即从第0天到第42天内源性凝血酶潜能的百分比变化。结果未达到非劣性阈值,但两组在6个月内均没有出现出血或血栓形成。相比之下,TRAPS研究仅招募高危、aPL三重阳性的患者,并采用血栓形成或出血作为临床终点。入组患者的年龄在18-75岁之间,aPL三重阳性,有血栓形成史,有或没有妊娠发病史。患者按性别和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分组,并随机分为利伐沙班每天20mg(如果CrCl在30至50ml/min之间,则每天15mg),或华法林目标INR2-3,至少每4周检查一次。允许使用阿司匹林。定期分析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事件(包括死亡、血栓栓塞和大出血)的累积发生率,由于利伐沙班组事件发生率的显著增加(平均随访天),该实验提前终止了。复发性血栓形成事件主要是动脉。利伐沙班组的血栓形成率为12%,华法林为0%,利伐沙班组的大出血发生率为7%,而华法林为3%。

目前不建议将利伐沙班(常规DOACs)用于APS动脉血栓形成。风险较低的静脉血栓患者可能获益,但需进一步研究对此进行阐明。目前正在进行的阿哌沙班用于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二级血栓预防的研究(ASTRO-APS)是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前瞻性随机非盲研究,其将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APS临床诊断患者(不包括动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调整剂量的华法林组或每天两次阿哌沙班2.5mg组。

当华法林失效或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时,几种药物作为增加疗法可能会产生潜在的获益。已知HCQ具有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在霍普金斯狼疮队列研究中,使用HCQ的aPL阳性的SLE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较低。同样,Tektonidou等人也发现aPL阳性和aPL阴性的SLE患者使用HCQ,其血栓风险较低。在一个小型非随机试验中,每组20名患者,对于血栓形成的PAPS患者,将HCQ纳入标准抗凝治疗中,血栓复发的风险显著降低:HR=2.4(95%CI1.3-4.1)(3年内出现血栓0/20vs.6/20)p0.。正在进行的欧洲多中心HIBISCUS试验(16个国家,53个中心)将在OB-APS和血栓形成APS患者中评估标准疗法中增加HCQ的获益。数据表明增加HCQ有益的,但使用有限制;可以将HCQ作为华法林治疗失败或高危患者的一种附加疗法。

他汀类药物也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它们能调节炎症反应并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有限的数据支持他汀类药物作为高危aPL阳性患者的附加疗法。体外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能降低aPL诱导的内皮细胞激活和逆转TF的上调,而APS的小鼠模型显示氟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血栓的大小。人体研究表明,氟伐他汀治疗能下调APS患者的促炎和促血栓形成介质,在aPL阳性的SLE患者中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例SLE患者,其中80例aPL阳性,72例aPL阴性。在aPL阳性患者中,有15例发生了动脉(n=6)和静脉(n=9)血栓形成(中位随访时间69个月)。他汀类药物(任何类型)被确定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抗血栓形成保护作用(HR0.12,95%CI0.01-0.98)。根据目前支持性但不肯定的数据,建议他汀类药物可作为高危患者的附加治疗。

恶性抗磷脂综合征的治疗

CAPS是一种罕见的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伴显著小血管闭塞的多系统综合征。CAPS的定义为发病≤1周,累及≥3个器官,并有病理证实。根据最近的报告死亡率较前有所改善,目前为37%。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70%),血小板减少(60%),累及肺部(70%),累及心脏(53%),伴瘀斑、坏死或紫癜的皮肤并发症(66%),以及脑梗死、脑病、癫痫或静脉阻塞等脑部临床表现(60%)。约50%的患者有潜在的诱发因素:最常见的是感染(20%),创伤,手术和抗凝药物停用。诊断伴有SLE是预后不良的因素。

CAPS治疗的建议包括任何潜在疾病(例如感染)的治疗和“三联疗法”,其中包括静脉使用肝素,高剂量类固醇(用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或血浆置换。年CAPS登记分析将“三联疗法”与“其他组合”药物疗法、“非三联药物疗法”进行了比较。共研究了例CAPS样本,总死亡率为37%。40%的患者采用了三联疗法,57%的患者采用了其他药物组合,2.5%的患者采用非三联疗法。死亡率如下:三联疗法28.5%,其他药物组合41.1%,非三联疗法75%。McMasterRARE-Best实践临床指南对CAPS诊断和治疗的建议是:首次治疗的CAP采用三联疗法(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肝素、血浆置换、和/或IVIG)。不建议将任何单药疗法作为初始治疗方法。

对于三联疗法失败的CAPS患者,可以考虑增加使用利妥昔单抗或依库丽单抗(人源抗C5单克隆抗体):病例报告及其后续表明CAPS以及APS肾移植患者能从中获益。因为aPL能激活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从而导致促炎和促血栓形成表现以及补体激活,而依库丽单抗对补体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会为难治性病例提供额外的获益。

产科APS:妊娠预防

基于aPL会增加先兆子痫的风险,建议对每位aPL阳性的患者进行LDA治疗,以预防先兆子痫。对于符合OB-APS标准的患者通常保留其他治疗方法。预防aPL相关流产的早期治疗方法包括大剂量泼尼松和LDA,但由于母婴发病率高(包括糖尿病、早产、胎膜早破和高血压)导致其使用变得复杂。在90年代,使用预防性肝素和LDA的发病率较低,被证明是成功的,因此对于符合OB-APS标准的患者,这仍然是标准疗法(表2)。目前预防性LMWH相对普通肝素更常用,并且是每天而不是两天给药。使用预防性肝素和LDA已显示比单用LDA更有效(75%vs.40%)。对5项包含有位PAPS患者的试验进行meta分析:联合使用LDA和肝素与单用LDA对aPL阳性患者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肝素加LDA提高了胎儿安全出生率(超过单用LDA)74%vs.56%(RR=1.,95%CI1.,1.)。最近的Cochrane数据库系统性综述也证明,联合使用LDA和肝素可使孕妇流失率降低54%。与单用LDA相比,普通肝素联合LDA(两项试验;n=)显著降低了流产(相对风险RR0.46,95%置信区间CI0.29至0.71)。孕妇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后,应在产后6-12周内继续治疗,以减少产后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既往有血栓形成史接受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使用治疗剂量的肝素而非预防剂量。许多医生建议在试图怀孕之前即将华法林改为肝素。如果在怀孕前没更换,则必须在妊娠6周之前进行更换,以避免华法林导致的胚胎病变。

通常,对于满足OB-APS标准的患者,使用LDA和预防性肝素预防复发性流产是预留治疗方案。但是,相关治疗决策应考虑其他重要的危险因素,例如高危aPL指标,需要辅助生殖技术怀孕以及高龄产妇。在这些以及其他情况下,患者和产科医生讨论风险和获益后,即使患者不符合严格的OB-APS标准,也可以考虑使用联合药物治疗。

对于使用标准LDA和肝素治疗失败的患者,目前没有确切数据支持的替代疗法或其他附加疗法。两个使用IVIG的RCT,无论是在标准疗法附加IVIG使用还是单独使用IVIG与标准疗法对比,均未显示出有获益。但是,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使用IVIG其低胎龄婴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入院率都较低。一项小型回顾性研究表明,在当前的标准疗法中加入泼尼松有益处,但在其他研究未发现。

近期的多个回顾性研究均证实,在标准疗法中加入HCQ可以改善预后。一项对名妊娠PAP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HCQ与较高的婴儿安全出生率相关,这可能被视为标准疗法失败的附加治疗方法。OB-APS和有SLE基础的患者应该已经使用了HCQ,因为这是狼疮患者妊娠期间常规推荐疗法。目前有两项计划中的HCQ在APS妊娠中获益的研究,一项是HYPATIA研究,即针对HCQ在OB-APS妊娠患者中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另一项是针对HCQ在OB-APS和血栓性APS患者中的欧洲多中心HIBISCUS研究。

尽管他汀类药物--作为血栓性APS的联合疗法可能有潜在获益--目前尚未在妊娠中常规使用,但实验室小鼠研究提示对OB-APS有益处,还有一项小型(非随机)试验报道了普伐他汀在OB-APS伴新发先兆子痫/胎盘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运用。仅在诊断出并发症后(22-30周),才对11例OB-APS和先兆子痫/IUGR的女性给予普伐他汀;将接受普伐他汀治疗的患者与10例未接受治疗的先兆子痫/IUGR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继续使用标准的LDA和预防性肝素治疗。结果表明普伐他汀组获益:所有11例患者的婴儿均安全出生(34-36周),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迅速改善。对照组均早产(26-32周),并有5例胎儿/新生儿死亡。已建议在普通人群中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先兆子痫:一项正在进行的多中心研究,即StAmP试验,测试普伐他汀对子痫前期的预防(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妊娠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会引发安全性问题。在之前的FDA分类系统中,他汀类药物被标记为X类,但迄今为止在试点研究中未出现胎儿畸形,普伐他汀似乎比其他他汀类药物有更小的胎盘转移。

难治性OB-APS的其他干预措施已有报道。一系列病例报道了IVIG联合标准疗法在aPL三重阳性患者中的益处:17/18治疗的孕妇婴儿安全出生。成功地将依库丽单抗作为辅助疗法也曾被报道过一例。

非血栓性临床表现

非血栓性(非标准)临床表现的治疗方法尚不明确,尚未见某些表现可通过相关疗法改善的报道。治疗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的常规疗法对血小板减少症和/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倾向也有作用,包括类固醇、IVIG、利妥昔单抗以及标准的免疫抑制药物,例如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

皮肤溃疡通常采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和/或免疫抑制治疗。抗凝治疗对肾、心脏和其他非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未显示出明显的益处,但是对于有栓塞风险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建议使用抗凝治疗。RITAPS试验是利妥昔单抗治疗19名非血栓性APS表现患者的一项试点研究,发现利妥昔单抗对约50%的患者有益,主要是针对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和微血栓形成的患者。在aPL血管病中mTOR可能上调,抑制其上调可能会阻断aPL介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在一份报告中,使用西罗莫司的aPL肾移植患者表现出较少的血管增殖和较高的同种异体移植功能率。

去纤维蛋白多核苷酸是一种腺苷2A受体激动剂,可在中性粒细胞中激活cAMP,并可降低aPL介导的NETosis。有报道去纤维蛋白多核苷酸被成功用于一例难治性CAPS中,但其使用受限,因为它禁用于接受抗凝或纤溶治疗的患者中。

总结

APS仍然是风湿病患者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原因之一。尽管在治疗血栓形成和流产等经典并发症方面已取得进展,但仍需要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甚至在华法林使用下也会发生复发性血栓,并且维持治疗性INR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在强LA的情况下。CAPS使用目前确认的最佳疗法其死亡率仍然接近30%,OBAPS标准妊娠疗法的成功率为74%。识别那些风险最大的患者,分层治疗以及积极地管理影响因素可能会降低初始或复发事件的发生率。更新的抗体测定法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患者进行分层的能力。显然,控制其他危险因素至关重要,但我们尚无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或高血压获益程度的数据。正在进行的发病机理研究已经揭示了多种机制,这些机制可能会引起新的疗法用于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包括非抗凝药物,例如依库丽单抗和西罗莫司。

浙大杭州市一重症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