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也就是骨髓不造血了,多表现为贫血、感染、出血等,发病原因多与药物、长期接触化学药品、电离辐射、病*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
对于再障的治疗,不管是药物治疗、骨髓移植、还是辅助治疗,都不是一定要终身治疗,也就是有一定几率可以治好。如果再障患者对药物反应较好,通过药物治疗后,血象恢复了,可以考虑慢慢停药,也就不需要长期治疗了。再障有哪些类型?非重型再障会发展为重型再障吗?再障一般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
先天性再障,也就是出生就有,最常见的先天性再障是范可尼贫血和先天性角化不良,但比较罕见,临床上,我们说的多是获得性再障,根据发病急和慢,分为急性或慢性再障。
临床上,根据血象情况,常分为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其中重型再障又分为极重型再障。
对于非重型再障,如果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在感冒、感染后,血象达到重型再障标准时,可称为重型再障2型,也就是由非重型再障演变而来。
对于先天性再障,唯一治疗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而对于获得性再障,除了骨髓移植外,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再障和缺铁性贫血,如何区分?简单说,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红细胞低,白细胞基本正常,血小板有时会升高,多发生在孕期、月经量过多、长期素食的女性,或挑食、偏食的儿童青少年等群体,当然一些恶性肿瘤,引起长期消化道出血,也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而再障是骨髓造血衰竭,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都会减少,两者可通过血常规区分,当然也可以通过查铁蛋白、骨穿等化验检查来确诊。
再障和溶血性贫血,如何区分?溶血性贫血发病率要低于再障,溶血就是红细胞破裂,继而出现一些症状,可能是单纯的贫血,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也可能会出现*疸、皮肤发*、巩膜发*、酱油色尿等,最主要还是通过化验检查来明确诊断,PNH检查、Coombs实验、骨穿形态学及骨髓活检等化验检查,部分再障患者会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贫血就是贫血,一般不会出现三系减低,如果伴有血小板减低就要考虑是否存在伊文氏综合征的可能,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较活跃,而再障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低,且骨髓增生减低,较易区分。
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需要鉴别的疾病很多MDS、白血病等等,对于再障的话题今天我们先聊到这里,欢迎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