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临床上对于溶血性贫血的定义为红血球被破坏,寿命变短,溶血超过骨髓的代价能力所引发的贫血,治疗多采用输血、糖皮质激素、切脾治疗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部分患者会发觉当下的治疗已经没有效果或是病情改善甚微,纷纷去选择脾切除治疗。
说到切脾治疗,究其根本是溶血性贫血会使患者出现脾肿大的症状。
脾脏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而溶贫患者是因体内的红细胞与正常的红细胞存在差异,不能被自身识别,而被机体视为外来的抗原。这时脾脏会产生大量的免疫细胞来破坏异常的红细胞,进而导致脾大现象出现。而切除脾脏正好可以有效控制或改善病情的继续发展。
据早期研究显示:针对于30位溶贫患者的脾切除术,其中22位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或重大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73.3%,3例患者出现副脾切除不净状况,出现率10%;2例出现广泛黏连的脾脏,手术过程中出现出血状况,出现率为6.7%;3例出现结肠损伤,出现率10%;脾切除有效率为60%,远期有效率大约有75%,复发率、死亡率均有下降。
综上所述,切脾在治疗溶血性贫血已有较好疗效,可减少输血。但具体是否进行,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