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轻松
1.发热门诊应当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发热门诊设置在独栋建筑内),在规划上避免设置在其他人流密集公共区域的上风向,与普通门(急)诊相对隔离,并宜临近急诊,远离儿科等区域,与其他建筑、公共场所保持一定距离。不具备距离条件的,应设置有实际物理隔离屏障。
2.发热门诊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并间隔合理物理距离,门前应预留足够场地条件以满足患者筛查、转运需求。
3.有条件的发热门诊宜预留室外场地及设备管线条件,为以后快速扩建、转运等提供基础条件。
4.设有发热门诊和发热筛查点的医疗机构、院区主入口和门急诊大厅外应当设置醒目的发热门诊告示与标识,内容应包括接诊范围、发热门诊位置、行走路线及注意事项等,院区内应有引导患者到达发热门诊的明确指示标识,尽量避免发热患者穿越其他建筑,避免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相交叉。
(二)发热门诊布局。
1.发热门诊应分设患者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各通道应设有醒目标志,并有相应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误入。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增设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
2.发热门诊应当设有(包括但不限于):预检分诊区、患者候诊区、诊室、治疗室、隔离留观室、呼吸道样本采样室、医疗废物暂存间、污洗间、发热患者专用卫生间等功能用房和区域。发热门诊内各功能用房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与天然采光。
3.三区划分设置。发热门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应在清洁区与缓冲区之间、缓冲区与污染区之间分别设置物理屏障。三区相互无交叉,使用面积应当满足日常诊疗工作及生活需求。
(1)清洁区:应设有医务人员出入口、医务人员更衣值班休息室,医务人员专用卫生间、淋浴间、清洁库房、用餐室等。
(2)缓冲区:该区可设存放及穿戴防护用品区(也可设在清洁区)、脱卸防护用品区及使用后防护用品收集区。从清洁区进污染区宜设置一个缓冲室;脱卸防护用品区应设置缓冲一室用于脱卸隔离衣等防护用品,缓冲二室用于摘除口罩,将洁污完全分开。在穿脱防护用品的地方应设置穿衣镜。缓冲区应安装摄像头和无线传输设备。
(3)污染区:设有患者出入口、候诊区、诊室、隔离留观室、治疗室、留观区的护士站、检验室、放射检查室、污洗间、卫生间等。
4.候诊区宜相对单独设置,并加强通风,必要时可加装机械通风、空气净化等设施。
5.发热门诊在布局、流程设置上建议按有流行病学史患者与无流行病学史患者进行分区处置,区与区之间设有物理隔离屏障,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有条件的应将儿童与成人候诊区分开设置。
6.发热门诊至少设置2间诊室,宜设置1间备用诊室。诊室应尽可能宽敞,至少可以摆放1张诊查床、1张工作台。原则上发热门诊要求一人一诊室,儿童诊室原则上要求一患一诊室一陪护。
7.隔离留观室设置要求:
(1)发热门诊应至少设置1间隔离留观室,且为单人间,并设置独立卫生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设置多间隔离留观室,可设置负压隔离留观室。
(2)隔离留观室的数量若不能满足临床诊疗需要时,需另外设置隔离留观病区,床位数量应当依据传染病疫情防控需要和发热门诊诊疗量确定,医院隔离留观室不少于15间、医院隔离留观室不少于10间,并根据疫情变化进行调整。
(3)隔离留观病室要标识明显,与诊室保持一定距离;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室内必须通风良好,禁用中央空调,并加强消*。
(4)隔离留观室应配备必须的诊疗检查设备,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氧气、呼吸气囊等常用诊疗设备及抢救车、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基本抢救设施设备。
(5)隔离留观室应安排专人管理,限制出入留观室人员;留观患者病情允许时,应当正确配戴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隔离病房内安装摄像头和无线传输设备及监护设备,以便与外界及时沟通并满足远程会诊功能。
8.发热门诊应当设置独立的患者卫生间。
9.本着资源共享、合理调配的原则,检验室、PCR实验室宜相对独立设置,可不限于在发热门诊区域。患者标本需外送检验的,应采集后立即密封处理、做好标识,第一时间通知专人密封运送至检验科。
10.放射检查用房:受条件限制不能配置独立CT时,可按照放射防护标准设置DR室。如需前往发热门诊区域外检查的,患者移动过程应当严格符合“距离最短、接触人员最少,专人防护陪同”的原则,不与普通患者混乘电梯,检查室单人使用,接诊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患者所处环境做好消*。
设备设施
其他
二、发热诊室建设
基本要求
工作要求
运行流程
医疗废弃物
END
基层医生畅销书《基层儿科医生必读》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
书籍目录
第一章儿科学概述
第一节儿科学的特点
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
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三节体格生长的测量与评估
第四节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估
第三章儿童营养
第一节儿童基础营养
第二节婴儿喂养
第三节幼儿营养与膳食安排
第四节儿童营养状况评估
第四章儿童用药
第一节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
第二节儿科给药方法
第三节儿科药物剂量计算
第四节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第五章预防接种
第一节预防接种疫苗的种类
第二节我国现行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第三节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
第六章液体疗法
第一节儿童液体平衡的特点
第二节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第三节液体疗法的常用液体
第四节儿科常用的液体疗法
第七章影像学检查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第一节超声成像检查
第二节X线检查技术
第三节CT检查技术
第四节MRI检查技术
第五节儿科影像学检查的选择
下篇临床篇
第八章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正常足月儿及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
第三节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
第四节新生儿*疸
第五节新生儿窒息
第六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第七节新生儿颅内出血
第八节胎粪吸入综合征
第九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十节新生儿溶血病
第十一节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第十二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第十三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第十四节新生儿出血症
第十五节新生儿低血糖和高血糖
第十六节新生儿脐部疾病
第十七节新生儿产伤性疾病
第九章营养性疾病
第一节维生素A缺乏与急性维生素A中*
第二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维生素D中*
第三节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第四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第五节儿童肥胖
第六节锌缺乏
第七节碘缺乏
第十章心理行为发育异常
第一节情绪障碍
第二节儿童睡眠障碍
第三节神经性厌食
第四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第五节抽动障碍
第十一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检查方法
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三节急性感染性喉炎
第四节急性支气管炎
第五节毛细支气管炎
第六节肺炎
第七节支气管哮喘
第八节儿童慢性咳嗽
第十二章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小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检查方法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
第三节病*性心肌炎
第四节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五节扩张型心肌病
第六节儿童晕厥
第十三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鹅口疮
第三节疱疹性口腔炎
第四节胃炎
第五节消化性溃疡
第六节小儿腹泻
第七节急性腹痛
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检查方法
第二节急性肾损伤
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第五节泌尿道感染
第六节血尿
第七节蛋白尿
第八节遗尿
第九节慢性肾疾病的筛查
第十五章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节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
第三节营养性贫血
第四节溶血性贫血
第五节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六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第七节疑难血液系统疾病的识别与转诊
第十六章遗传代谢与内分泌疾病
第一节儿童1型糖尿病
第二节生长激素缺乏症
第三节特发性矮小
第四节中枢性尿崩症
第五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六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第七节性早熟
第八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第十七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第一节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第二节细菌性脑膜炎
第三节病*性脑炎
第四节脑脓肿
第五节癫痫和癫痫综合征
第六节重症肌无力
第七节小儿头痛
第八节急性弛缓性麻痹
第九节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第十八章免疫风湿性疾病
第一节风湿热
第二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第三节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四节过敏性紫癜
第五节川崎病
第六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早期筛查
第十九章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小儿结核病
第二节流感
第三节麻疹
第四节百日咳
第五节猩红热
第六节伤寒、副伤寒和鼠伤寒沙门菌感染
第七节细菌性痢疾
第八节手足口病
第九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二十章儿童急救
第一节小儿心肺复苏
第二节休克
第三节脓*症
第四节急性呼吸衰竭
第五节心力衰竭
第六节急性肾衰竭
第七节脑水肿
第八节急性中*
第九节溺水
第十节触电
第二十一章外科疾病
第一节普通外科常见疾病
第二节骨科常见疾病
第三节泌尿外科常见疾病
第二十二章眼科疾病
第一节眼的解剖及儿童眼部发育
第二节新生儿高发性眼病
第三节斜视
第四节弱视
第五节近视的预防、控制与矫正
第六节阅读困难与视觉治疗
第二十三章耳鼻喉科疾病
第一节外耳性疾病
第二节中耳炎症性疾病
第三节外鼻及鼻前庭炎症性疾病
第四节鼻腔及鼻窦炎症性疾病
第五节变应性鼻炎
第六节鼻出血
第七节咽喉部炎症性疾病
第八节扁桃体及腺样体疾病
第九节气管与食管异物
第二十四章口腔科疾病
第一节儿童口腔健康管理及教育
第二节儿童常见牙病及治疗原则
第三节口腔黏膜溃疡
第二十五章皮肤科疾病
第一节感染性皮肤病
第二节过敏性皮肤病
第三节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第四节皮肤肿瘤
第五节其他皮肤病
第二十六章女童特殊健康问题
第一节女童的生殖系统发育特点
第二节月经相关性疾病
第三节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
第四节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二十七章儿童康复
第一节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第二节儿童脑性瘫痪
第三节儿童智力低下
第四节孤独症谱系障碍
附录
附录A9城市7岁以下男童体格发育测量值参考值(年)
附录B9城市7岁以下女童体格发育测量值参考值(年)
附录C常用食品及水果营养成分表(以每g可食部计)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