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哪些情况属于高危儿呢?有以下四种情况:1.母亲疾病史:母亲有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患、吸烟、吸*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史等;
2.母孕史:母亲年龄>40岁或<16岁,母孕期有阴道流血、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3.异常分娩史:急产、难产、手术产、剖宫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痛药物史等;
4.新生儿出生时异常: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胎儿、过期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初生新生儿常见的一些生理现象:1.原始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数月自行消失;2.胎脂:孩子生后数小时逐渐吸收,不必洗去;3.黑便:生后24小时内排墨绿色胎便,2—3天转为正常的淡*色;4.马牙、额外齿和螳螂嘴:齿龈部位*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称马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数周后自然消退;额外齿松动易脱落。两侧颊部隆起的脂肪垫即螳螂嘴,有利于吸吮乳汁;5.生理性*疸:是指新生儿期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组织的*染现象,2—3天出现,4—6天高峰,10—14天消失。(眼巩膜、颜面部、躯干、四肢、手足心);6.乳腺增大:是因为母亲孕期性激素所致,生后3—5天出现,如蚕豆大小,不可挤压以防感染,2—3周消退;7.女婴阴道出血或阴道分泌物增多:称假月经,是由母体雌激素突然中断所致,一般不需处理,数天后自行消失;8.男婴鞘膜积液:多为单侧性,透光试验阳性,数月后能自愈,极少数手术;9.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原因不明、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无不适感,1—2天内消退。因皮脂腺堆积,在颜面部形成米粒大小*白色皮疹即粟粒疹,脱皮后自然消失;10.脱水热:新生儿由于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易发生脱水热。一般不超过38度。正确母乳喂养,及时补液后可很快降至正常;11.红色尿:小便减少,与血液中细胞破坏较多尿酸增加,使尿酸盐排泄增加有关,持续数天后消失。多哺乳;12.产瘤和头颅血肿:产瘤是新生儿头部通过产道挤压形成的局部水肿,1—2天消失。头颅血肿是胎儿颅顶骨与产妇骨盆摩擦,颅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2—3月逐渐缩小恢复正常。2
怎样早期识别新生儿异常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1.病理性*疸:生后24小时出现*疸;血清胆红素过高;血清胆红素增长过快;*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大于4周);*疸退而复现。(母乳性、溶血性、感染性、阻塞性)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甚至核*疸;2.新生儿青紫:由肺部及心脏和其他疾病引起,动脉血还原血红蛋白达50g/L以上。看口腔黏膜、甲床、眼结合膜。吸氧可缓解;3.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深慢、节律不整、三凹征、鼻翼扇动。安静时40次/分。小于30减慢,大于60—70急促;4.新生儿呼吸暂停: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儿超过15秒。或心跳减慢、皮肤青紫苍白、肌张力减低;5.发热或体温不升:正常体温:36—37度。物理降温为主,慎用药物;6.惊厥:与正常活动不易区别,需仔细观察自然姿势和自发动作,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因大脑发育不全,常出现不自主不协调动作);7.呕吐:贲门较松幽门紧胃近水平位,易溢乳甚至呕吐。半卧位、右侧卧位可缓解,严防窒息。(喂养不当多见、颅内压增高、先天畸形);8.呕血便血:消化道出血多见。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败血症;
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先天性疾病。
特殊时期新生儿居家保健:
1.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度左右,湿度以55%为宜;
2.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恒定;
3.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方法;
4.新生儿皮肤娇嫩,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损伤;
5.父母应多与新生儿交流、抚摸有利于早期的情感交流;
6.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外来人员接触;
7.注意脐部护理,保持干燥,预防感染。
医院已有20余年历史,其核心为:爱婴;宗旨:儿童优先,母亲安全;措施: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为全县孕产妇保驾护航医院妇产科的责任!
在此,武彩红副主任医师建议大家,疫情期,一定要做好防护,迎接新生宝宝的到来!
(供稿:妇产科武彩红)温馨提醒
1、医院就诊患者请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孩子),实施实名制就诊!
2、下载手机APP《健康山西》,可在家自助挂号、分时段预约、随时就诊!
医院
医院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