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从链球菌病的传染方式来看,鱼体、水体、饵料及粪便均可传播,苗种传播可能是各养殖区域之间的主要传播方式,同一养殖区域或以水体、病鱼传播为主。
年,首先在海南部分区域发现链球菌病,发病率在10%左右,年报道的链球菌病也基本集中在海南区域。年的雪灾,导致了除海南外大部分区域的罗非鱼被冻死,苗种成为稀缺资源,这一年,海南苗在几大罗非鱼主养区域开始扩散,同年,在苗种与池塘水体中,均检测出链球菌。年,海南区域的链球菌病出现增强趋势,同时,在其他主养区也陆续暴发链球菌病,年,链球菌病在全国范围爆发,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达40%以上。
(2)经口感染是链球菌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链球菌通过皮肤伤口、鳃或皮下、肌肉组织进入体内造成感染的概率是较低的。
近来的研究表明,罗非链球菌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为经胃肠道感染。链球菌经水体、饵料等进入鱼体,在胃肠道粘膜上富集,链球菌不但可以抗胃肠道的酸性pH环境,还可以在这些部位的上皮细胞尖部、细胞质和黏液层上繁殖;随着感染的加深,胃肠粘膜上的细菌数量逐渐增多,然后随体液循环进入各组织脏器内,通常先入侵脾脏、随后进入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进一步突破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导致脑膜炎,破坏鱼的脑神经。链球菌经胃肠道黏膜成功入侵的几率,与升高的环境温度和较低的水体溶解氧有重要关系。
(3)高温是罗非鱼链球菌病暴发的主导因素
链球菌一般有一定的潜伏期,如遇水温升高、溶氧降低、水质恶化、鱼体质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就会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罗非鱼在水温32℃以上时易暴发链球菌病,这可能与罗非鱼在高温条件下的免疫力受到强烈抑制有关。在高温条件下,罗非鱼的部分免疫指标——S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AKP活性(碱性磷酸酶)、溶菌酶活性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高温情况下链球菌更易对罗非鱼的肝脏、肾脏造成损伤,如35℃时无乳链球菌溶血能力5倍于29℃时,这就是高温期罗非鱼发病率与死亡率急剧增加的原因。
(4)水质恶化是链球菌病反复发作的核心原因
通过对罗非鱼养殖池塘鱼体、水体链球菌检出结果,与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在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检出链球菌并不一定表现出发病症状及造成死亡。但是,当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链球菌病就会爆发;而且感染链球菌的罗非鱼养殖池塘,其死亡率随着氨氮、亚硝酸盐的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这可能是氨氮、亚硝酸盐抑制了罗非鱼的免疫活性,显著降低了罗非鱼的免疫力,增加了链球菌的易感性。同时发现,池水pH值偏低、溶解氧偏低与链球菌病的发复发作高度相关。
2链球菌病的防控措施1)养殖环境调控
在养殖环境调控上,一是水温控制,可以在养殖池塘水面种植植物或是搭建遮荫网,降低池水水温;二是使用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等进行水体消*,控制水体链球菌浓度,减少病原的水体传播;三是增加使用“解*活水灵”、“水活素”等产品培育池塘水质,增加水体溶解氧,维持水体pH处于弱碱性范围,以降低链球菌的感染几率;四是定期使用“降亚活水素”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减少对鱼体免疫力的影响。
2)鱼体体质增强
通过对鱼体肠道、肝脏的保健,可以增加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有效减少链球菌的感染及感染后的死亡率。如定期使用“百草免疫败*膏”、“链菌快克”、“小心肝”等,均可有效修复肝脏损伤,维护肠道健康,减少链球菌从胃、肠道的入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