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7月
你会想到什么?
海边、度假
啤酒配上小龙虾?
吃喝玩乐虽好
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哦!
温馨提示
7月,市民需要重点预防新冠肺炎,同时还需要预防登革热、季节性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急性传染病,并警惕细菌性(特别是沙门菌和副溶血弧菌)食源性疾病以及水产品(特别是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工厂、企事业等集体单位以及人流量大且密集的交通工具、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等场所需重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及托幼机构需重点防控新冠肺炎、季节性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疫情。
01新冠肺炎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已转向常态化。随着中/高考结束以及暑假的到来,人群聚集和流动频繁,出现零星散发病例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市民仍然不能掉以轻心。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不等于不采取防控的措施,市民仍要保持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使用“健康码”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人员密集的密闭半密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要佩戴口罩。特定人群,例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的营业员、保安员、保洁员、司乘人员、客运场站服务人员等以及就医人员都要佩戴口罩。同时,减少开展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公共场所活动。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要落实清洁、消*等卫生措施。工厂、学校等集体单位、医院、密闭公共场所、农贸市场、车站等为重点防控场所,要按照相关工作指引要求,落实健康监测、重点地区人员筛查、分区分类管理、环境通风消*和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随着中/高考结束以及暑假的到来,市民若计划在假期出游,要保持警惕,在做足个人防护情况下安全游玩,若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02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突发高热、皮疹和头、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7月,我市高温、多雨天气频繁,伊蚊活动转趋活跃,也容易形成伊蚊孳生地,市民预防登革热要“翻盘倒罐清积水”,尤其在下雨后必须及时清除居家(花瓶、盆栽托盘)和周边环境(储水容器、闲置器皿)的积水等蚊虫孳生地。此外市民还要做好防蚊措施,例如挂蚊帐、装纱窗、喷洒防蚊水等。如出现突发高热、皮疹,头、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应马上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并配合医生治疗。03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并不是普通感冒,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和打喷嚏等以飞沫方式传播,典型的季节性流感大多突然发病,可出现以下症状:高热、头痛、喉咙干、痒、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小孩子容易表现为哭闹、粘人。年幼者(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有严重疾病患者为需要重点预防的人群。市民要提高防病和自我保健意识,加强预防措施:(1)讲卫生,重细节,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病人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戴好口罩;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接种流感疫苗(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为重点防控场所;要做好环境通风消*和接种流感疫苗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疑似季节性流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0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除此之外,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畏寒、咽痛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有病*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市民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1)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适龄儿童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3)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隔离治疗。(4)学校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腮腺肿痛等情况,需要尽快隔离,并进行疫情处置。05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易感儿童感染后发病率可达95%以上,因此水痘极易在人群密集的学校等集体单位传播扩散。市民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1)接种疫苗(最有效的预防措施)。(2)开窗通风。(3)勤快洗手。学校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出疹等情况,需要尽快隔离,并进行疫情处置。06食源性疾病
最近我市阵发性降水和高温炎热天气交替出现,7月份正值暑期,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易引起细菌滋生而引发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吃了含有大量细菌或细菌*素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引起疾病发生的常见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色葡萄球菌等。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如何防治细菌性食源性疾病?(1)集体单位食堂以及餐饮业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应注意食品操作卫生,刀具、餐具、砧板等生熟分开,清洗、加工食品时避免交叉污染。(2)其次,市民应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喝开水;食品要烧熟煮透;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如需食用,需要彻底加热。7月,农贸市场和餐饮行业纷纷热卖小龙虾,食用小龙虾是引起水产品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原因之一。(点击回顾:吃完小龙虾,喝完啤酒,22岁女大学生双腿剧痛!原来是这种病惹的祸......)市民烹饪小龙虾时要去除腮部及肠道,虾壳用刷子刷洗干净并应煮熟煮透。吃小龙虾时建议适量有度,只吃小龙虾的肉、避免吃其头、内脏、虾*。如食用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医院就医,并说明食用史。特别提醒对于食用小龙虾容易引发过敏症状的过敏体质者、痛风病人、已明确对虾过敏的人群应谨慎进食或避免进食。图文信息来源:佛山市疾控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