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视频看儿科“谭爸爸”讲科普)
手足口病病原菌:主要有肠道病*、柯萨奇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传播,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及疱疹而感染。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更常见,可以多次发病。
临床表现:首先会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疼痛明显。一般能痊愈,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出现脑炎、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重症早期识别: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快;出冷汗、四肢凉;高血压;血象高;高血糖。
流行性腮腺炎病原菌:腮腺炎病*。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获得持久甚至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伴发热和轻度不适,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
隔离期: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
猩红热病原菌: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主要为儿童。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后脱屑。部分患儿2-3周后出现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变态反应并发症。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病原菌:病*为主(肠道病*或柯萨奇病*),可合并细菌感染。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分泌物而感染。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发痒和流泪,分泌物增多。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可引起角膜穿孔。
划重点划重点划重点啦!预防及注意事项1.预防接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大部分传染病如手足口病、腮腺炎等均可以通过接种相应的疫苗来预防。
2.开窗通风。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勤洗手。
4.坚持锻炼、均衡营养,注意眼部卫生。
5.传染期注意隔离,不能去公共场所,注意传染病重症早期症状的识别。
专家指导医院儿科医学中心主任王香云介绍,夏季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已确诊传染病的患儿要及时就诊隔离治疗,以防止在儿童之间的传播流行。
专家简介王香云,儿科中心主任兼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儿科教研室主任,儿科住培基地负责人,教授。
主攻方向:新生儿疾病、儿童神经、内分泌疾病及儿童心理学,擅长儿童各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联系-
李玲弟,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主攻方向:儿童重症医学,擅长儿童危急重症及儿童传染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谭鑫,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以色列舍巴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主攻方向:早产儿、危重新生儿救治,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供稿:谭鑫编辑:儿科翁谦图片:部分来源网络修改、审核:*委办公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