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即,适逢防疫政策调整,群众返乡、出游增多,人员流动及聚集将明显增加,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明显升高。洛阳疾控发布提醒广大市民春节假期期间注意防范以下5种健康风险:
01.新冠病毒感染
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政策调整后,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上来。当前,全省已顺利渡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我市监测到的毒株为VOC/Omicron(BA.5.2进化分支),未发现XBB、BQ.1等变异株流行,应克服麻痹思想,警惕被感染的风险,落实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健康提示:
1、加强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外出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不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做好居室、工作场所等区域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
2、加强科学用药的科普宣传,通过在线问诊、线上诊疗和健康咨询,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根据《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进行健康监测,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
3、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和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以及免疫力低下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应积极主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或加强针接种。
0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冬春季高发,人群普遍易感。与新冠病毒感染类似,以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为常见症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新冠疫情形势下,要格外注意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叠加感染的风险。
健康提示:
1、做好个人手卫生,推荐使用七步洗手法勤洗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不去人多密集的区域活动和长时间逗留。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应主动佩戴口罩,尽可能自我隔离,减少与孩子、老人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3、自愿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应注意与新冠疫苗接种时间间隔14天以上。
03.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近期新冠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国内外人员交流往来将更加便利,临近春节,国外劳务人员集中返回,需警惕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发生的风险。
健康提示:
如有境外疟疾流行区域(非洲、东南亚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旅居及工作史,一旦出现发冷、发热、胃肠道反应等不适症状,第一时间到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知出国史,提醒医务人员筛查疟疾。疟疾和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有相似之处,若出现漏诊或误诊,可能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及早确诊,对“病”治疗。
04.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冬春季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改变日常生活中不当行为,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安全隐患,可降低其发生风险。
健康提示:
1、尽量不使用煤炉、炭火等设备取暖;如需使用应远离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不宜直接放在卧室;应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选择质量合格的燃气、煤气热水器,规范安装和使用;避免在室内、车库、地下室等空气不宜流通的场所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车辆停放在地下车库时,避免让发动机长期持续运转;车在停驶时,避免在长时间开着空调、门窗紧闭的车内睡觉。
3、如遇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迅速让中毒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通风良好处。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早抢救治疗。
05.诺如病毒感染
春节前后,人员流动频繁,走亲访友聚餐机会增多,应警惕诺如病毒的接触传播和食源性传播。
健康提示:
1、防止病从口入,注意食物生熟分作、煮熟煮透;推荐母乳喂养,对儿童、婴幼儿饮水器具、餐具、玩具等做好清洗消毒;不喝生水。
2、注意手部卫生;室内应注意通风,勤晒衣被。尽量减少带儿童、婴幼儿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及长期逗留。
3、儿童、婴幼儿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规范就诊,做好清洁消毒。
来源:洛阳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