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每当生病的时候,亲朋好友都会告诉我们要忌口、不能喝酒,虽然有一些不科学,但事实上忌口是为了让疾病更快的好转,但是还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病人不忌口,医生跑断腿”。
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虽然会服用药物治疗,但却不会忌口,这时即使药物发挥作用,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加重病情,那么在生活中,生病的时候,我们需要忌口忌哪些食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首先了解一下,生病时为什么要忌口?
在中医的角度来看,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主要由病因及影响因素来决定,诊治和对症下药主要是针对疾病的病因,而忌口则是针对影响疾病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所以忌口和治病同样重要,如果光吃药不忌口,可能吃了半天药病也没好,甚至还有可能加重病情。
首先我们要知道需要忌口的食物分有多少类,对于中医来说,忌口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辛辣温热类:比如辣椒,胡椒,羊肉,狗肉等都可能会助热上火。
2、生冷类:比如西瓜、雪梨、雪糕等,可能会寒凉伤阳气。
3、发物:比如狗肉,鹅肉,竹笋、虾蟹等,可能会发阳气。
4、海鲜类:比如虾、蟹、鱿鱼等,有腥味的食物。
5、油腻类:比如猪油、猪肉,动物内脏等。
怎么区分什么时候适合吃,什么时候不适合吃,要“三因制宜”,就是因时因地因人来动态分析,阳虚体质人群不能吃寒凉的食物,西瓜、雪糕之类的,阴虚火旺,体质人群不能吃温燥伤阴的食物,比如葱,姜等。
儿童和老人的脾胃比较虚弱,不太建议吃生冷或者偏硬的食物,孕妇不可以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这种食物会直接刺激的胎儿发育,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来判断食物,另外,还要看是否有其他疾病或者病症。
其实忌口不仅是中医才有,西医也有忌口,比如糖尿病患者如果再吃降糖药,建议不要喝酒,失眠患者如果再吃安眠药,建议不要喝茶和咖啡,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如果再吃铁制品补血,建议不要喝茶,因为喝茶可能会影响体质吸收。
对于心脏病或者严重全身水肿的患者来说,建议少吃水果,因为这样可以减轻心脏负担,便秘患者少吃山楂,乌梅等胃酸收敛的食物,以免加重排便困难,糖尿病患者不要吃太多含糖量高的水果,比如甜橙,芒果等忌口的病人,或者正常人都是通过不同状态来判断什么是不可以吃的。
02“病人不忌嘴,医生跑断腿”!生什么病忌什么口,饮食请注意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而盐是升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吃盐的量比较多的话,就容易造成体内水钠潴留,而水钠潴留会加重高血压,研究显示,只要减少盐的摄入量就可以降低人群的血压水平。
油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因为长期实行高脂饮食,会导致血脂代谢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血管内皮,对高血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同时存在血脂增高、血压增高的情况,还会使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增加,不管是血脂增高或血压增高都是危险因子,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会使心脑血管死亡风险增加。
2、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作用的障碍,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正常利用,身体血糖浓度过高,影响身体各个器官及组织,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所以在饮食中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特别是尽量少吃糖及含糖量高的食物,如果血糖没有得到控制,随意吃糖或含糖量高的食物,就可能会显著提升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增加血糖控制难度,引起血糖波动,加重胰岛负担,甚至会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一般很多糖尿病人都会合并有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如果随意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的食物,就会导致身体摄入过多脂肪,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同时糖尿病人每天都要进食,饮食控制,实际上是需要控制好每天的总热量,而每克脂肪大约提供卡热量,如果长期高脂饮食容易导致热量超标,影响血糖控制,一般脂肪在糖尿病饮食当中的供能应该占20%~30%,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饮食总能量的7%。
3、高血脂:高血脂人群和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一样,高血脂饮食尽量减少高胆固醇及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虽然饮食对高胆固醇的影响不大,如果本身患有高血脂,那么也是需要忌口的,尽量将每天的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毫克以下。
在饮食当中尽量减少之类的摄入,比如控制花生,瓜子杏仁等坚果的摄入量,少吃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或者奶酪黄油等,含油含脂类比较高的食品同时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控制植物性及动物性脂肪的摄入,炒菜时候尽量少放油,烹调尽量采用蒸、煮等少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