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卖完房子卖A股加深市场忧虑
投资快报
李嘉诚开始减持A股了!这次减持的是其家族在A股唯一的上市公司长园集团(8.42, -0.12, -1.41%)(600525)。继此前多个变卖中国房产撤资的动作后,李嘉诚这次连A股也卖了,折射出的信息让市场产生担忧。
有投资者对此点评到,别听资本在说什么,看他在做什么。
紧随着李嘉诚家族的脚步,昨晚,长园集团第二大股东,华润深国投也宣布减持了。
一年减持9亿 持股比例从35%下降至20%
11月5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称,其第一大股东长和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长和投资 )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之间,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计减持本公司股份4317万股,达到公司总股本的5.00%。今年以来,长和投资于今年1月28日、1月29日、8月9日三次累计减持5%,在8月9日至9月9日间三次累计减持5%。加上近期减持的5%,今年以来长和投资累计减持长园集团15%的股份,持股比例由之前的35.76%下降至目前的20.76%,累计套现达9.17亿元。资料显示,长和投资大股东香港长和控股有限公司,是李嘉诚旗下公司。长和投资的主营业务为内地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领域的投资。也就是说,李嘉诚家族是长园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今年以来,李嘉诚多次出售其在中国的房产,当中折射出来的信息令市场认为,他看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中国经济。对此,李嘉诚曾解释,不是看空中国经济,只是找到更好的投资标的。
如今,他出售其在A股的唯一上市公司股份,使市场的担忧进一步加深。
有投资者戏称,别听资本在说什么,要看他们在干什么。
受消息影响,长园集团股价昨日下跌4.15%。
二股东紧跟李嘉诚脚步减持
时隔一天,11月6日晚,长园集团再次发公告称,接到公司第二大股东,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华润深国投 )通知,其在2013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1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28%。
管理层增持大股东减持 双方或有分歧
一名长期跟进长园集团的投资者猜测,大股东与高管之间意见出现分歧可能是双方分道扬镳的主因。
其表示,从此前的定向增发预案看到,公司的管理层有MBO(管理层收购:主要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的意向,而另一边厢,大股东长和投资一直有减持的动作。
此前发布的定向增发方案显示,公司及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人员拟通过认购该股权投资基金的份额,最终持有不超过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规模30%的股份。
上述投资者猜测,可能是双方对公司的发展出现分歧,或李嘉诚家族不看好前景。
尽管长园集团遭到大股东的大量抛售,但今年股价却表现不错。截至昨日收盘,公司股票年内上涨近40%,在刚过去的十月份公司股票逆势大涨近三成。
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股价仍处高位,长和投资在定向增发前估计还会有减持动作,大股东既然有减持的意向,那应该会在股权被摊薄前退出。
李嘉诚 连环抛 反映国内商业环境恶化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宏皓
李嘉诚最近一年的抛售行动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先是410亿港币的内地物业,再是最近爆出的一年内,已经减持内地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长园集团股权1.3亿股,除了反应出李嘉诚的团队对于内地房地产泡沫见顶的判断从而去欧洲抄底外,还有什么深层次原因呢?
笔者认为,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莫过于内地商业环境的恶化。
李嘉诚及其子李泽钜父子近两年持续扩展海外帝国版图,尤其在英国2010年即收购了英国EDF电、2011年收购英国水务公司、2012年收购天然气供应企业WWU,同时加速收购英国公共资产,其中包括正在洽谈曼彻斯特机场的收购。两年多时间内,李家在中国内陆和香港以外完成了11笔收购,涉及金额约1868亿港元。李嘉诚 弃中、弃港投欧洲 的动作自于李嘉诚对内地及香港经济格局和商业环境发展趋势的判断。
举个例子,大家应该还记得2012年沈阳商铺大面积歇业防工商打假,反映出现在行*执法部门在罚款经济的驱使下,不是意在执法为民,而是为了利益在大挫人民的创业积极性。行*执法部门已经俨然不是纯为民服务的部门,这仅仅是一个商业环境的缩影。
近年中国投资的*治环境恶化,*府之手除了在教育、医疗、公共设施之外还操控各个领域,在经济领域也不能幸免,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地方*府的土地财*推高房价,国有企业垄断所有优质资源,民营企业想跟国企做生意,只能通过贿赂才能有存活之本,民营企业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做生意,在这个市场中把生意做大几乎不可能,因为现在的商业环境跟市场经济还相差甚远。铁道部的刘志*和丁书苗就是国企和民企做生意的一个最直接的缩影。现在官员和利益集团在经济领域普遍衍生的腐败现象,是投资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很多内陆企业家已经 用脚投票 作出选择,转移资产到海外投资。
近几个季度以来,大量中国买家涌入美国房市,今年以来尤为突出。这些买家出手阔绰,绝大多数直接用现金买房,其中近半数人投资的目的是因为看到了内地房地产泡沫的巨大从而转战海外投资移民。从西海岸的洛杉矶、旧金山到东海岸的纽约和华盛顿,来自中国的买家与投资额都大幅增加。2012年,中国购房者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年购买力为90亿美元,仅次于加拿大,为所有国际客源的第二位。
这些买家主要是中国大陆的官富二代,以及抵达加拿大3至4年的中国新移民。加拿大华裔时事评论员分析说,由于中国的富豪阶层和官二代,对中国社会发展完全丧失信心,由此加剧资金转移,纷纷出走海外避难。许多官员或自携资金外逃,或把自己的子女、配偶等送出国,将大量资金转移海外,投资房地产,或者说,给自己留 退路 ,从而带旺了像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豪宅的市场,仅温哥华豪宅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77%。有传媒引述国家民航总局消息指,2012年全年仅从北京机场海关出逃的处级以上官员已达354人,合计共携带走逾3千亿元人民币。
美国投资银行高盛今年以15亿美元售出所持的中国工商银行股、瑞士信贷银行和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分别抛售所持的所有中国银行股,以及美国银行上个月决定全面出售中国建设银行股。
报导引述前中国财长项怀诚的话说,到美国银行抽回资金为止,欧美4大银行已几乎全面从中国撤退,流出资金超过20万亿人民币。
据陆媒《羊城晚报》10月12导,10月11日,胡润百富榜创始人、英国帅哥胡润在广州一国际财富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透露中国大陆多达八成千万富豪都把子女送到外国读书,甚至索性申请投资移民为孩子教育前途铺路,其中43%送到了美国,34%送到了英国。
上述种种惊人的数字表明,大量的富豪已经在转移财富,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蔓延。李嘉诚只不过家族持有的数量最大,才会如此引人瞩目。笔者也问过很多已经移民海外的人士,得到的答案如此一致,就是为的安全感和相对公平的商业环境。
的确是这样。国内的商业环境确实是不如30年前。过去人想要创业,几乎靠努力都可以成功。现在人很少想创业了,为什么?来看看考公务员的数据便知道了。
20年报考人数涨344倍。就业难、创业难,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是根本,官员特权也为这种官本位思想带来了进一步影响。另外,公务员的福利待遇、职业的稳固程度也高于其他行业。高端人才都去当官,成为风气,对整个社会的创新、发展活力是不利的。
一个国家,创业创新的积极能量在不断缩减,在改革开放30年中积累根基发展壮大的企业家们在不断移民海外转移财富,这其中反映出现实的商业环境是多么的残酷。
深究李嘉诚这 连环抛 ,李嘉诚的团队深知这一点,然而反映在资本市场也是如此,李嘉诚也一定知道创业板炒得如此之高是因为今年8,9月是3年来的最大解禁潮。创业板的高管们早就急不可耐的套现,哪里还管长远的发展。股市是圈钱市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有些上市公司编各种美丽的概念和故事炒高股价,一转身减持后股价应声连续下跌,股民们更是叫苦不绝。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中,想独树一帜的看好内陆的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李嘉诚当然不会,所以减持是必然,一年内减持1.3亿只是开始。
李嘉诚的资本战略很清晰,他的资本扩张的前提是有一个相对低估的市场,一个稳定和公平的*治经济环境,抄底和逃顶是李嘉诚团队的强项,这么多年来才助力李嘉诚的家族拥有如此多的财富。与其说李嘉诚的 连环抛 是富人开始逃离中国的信号,还不如说是对中国目前商业环境的一个警示。如果再得不到积极的改善,再不改变 一股独大 的国企作风和 权利集中干预经济 的*府处理经济问题的态度,那就真的会引致更大面积的经济危机。
引一句吴敬琏的话来说, 中国目前行*干预的广泛存在和国有经济对制高点的控制已经愈发尖锐,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如果不全面地推进各项改革就会引发严重经济和*治问题的一个关键历史机遇和关节点上。
所以社会各界对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国企的改革和土地的改革才会如此关注。笔者在前几日的文章中写道对于国企改革的一些思路,在此不再重复,只是希望这次会议的力度能将改革的基础夯实,能大刀阔斧的像邓小平执*的那年代一样,有着 谁不搞改革谁就下台 的决心,通过改革让各行各业都能在公平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可持续发展,从而才能带动股市改变圈钱市的本质,带动着中国经济向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