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同学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手:蓝的,黑的,又好象紫的;从指甲一直变色到手腕以上。——《手》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有点丰腴,有的纤细;有的细腻,有的粗糙;有的大,有的小,……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一双手:
蓝的,黑的,又好象紫的;从指甲一直变色到手腕以上。
这是民国女作家,有“30年代的洛神”之称的萧红,年写的一个短篇小说《手》中,一双突兀的,与众不同的“铁手”。
《手》讲一个染坊的女儿王亚明,全家省下吃盐的钱,让她上学,期待以后可以教弟弟妹妹学习,“明白明白人情大道理”。可因为她的黑青色的手,受到同学和校长的歧视,没有人愿意和她睡一张床,她还被限制不许上早操。后来她睡在走廊的长椅上,生了肺病,成绩也不好,终于被取消考试,劝退回家了。
《手》中,给我们塑造了两双对比鲜明的手:一双是王亚明的黑色的铁手,一双是女校长的“贫血的和化石一般透明的”手指,在黑白的对比中,也呈现出两种阶级:穷苦的下层劳动者和高高在上的上等阶层及其他们的子女。
我记得,萧红读书的学校,应该是一个昂贵的私立学校,“上等人多就不足为奇了,“几百条手臂都是白的”。
黑手是底层劳动者的象征,他们生活贫困,辛勤劳作,粗糙、染色的黑手,却成为城市人鄙薄和歧视的对象。
可笑的是,连校役这种同属劳动阶层的人,也嘲笑、漠视王亚明的黑手。不给王亚明开门的那个校役,见了”我“,马上转变了态度,恭敬地称”萧先生,您叫门叫了好半天了吧?”而这个“箫先生”也戏剧性地毫不理会他,昂然进去了。
王亚明在这样冷漠嘲笑的环境中,从刚开始的“不管同学们怎样笑她,她一点也不感到慌乱,仍旧弄着椅子响,庄严的,似乎费掉了几分钟才坐下去”,顾自大声地读着英文;春天来了,怕墙外的外国人看到黑手不美观,校长停了她的早操,同学也都冷着她,她“渐渐变成了干缩”,连“她的手开始萎缩起来,左手背在背后,右手在衣襟下面突出个小丘。”大风呼啸的那天,她背向着同学,对着窗外的大风哭了,“好像风都停止了,她还没有停止。”
那个倔强顽强的少女,怀着全家的希望,顶着蔑视的目光,大声地朗读着难学的英文,然而,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周围的嘲笑和讥讽之声越来越大……
鲁迅在《祝福》中的祥林嫂,不也是这样吗?被周围人的冷漠与嘲讽,压得一次次弯下了腰,终至在祝福的除夕夜死了。
劳动者生存在社会上,处于鄙视链的底端,不止要抵抗贵族阶层、上流社会的压榨,还要承受同阶层大多数人的冷酷与无情。
在这一点上,《手》的主题,和鲁迅先生一贯的主张相切合,都想要“唤醒铁屋中沉睡的人们”。
那些“沉睡的人”,拥有一双“贫血的”手,冷酷、残忍地把一个对知识充满向往,想摆脱自身遭受的屈辱命运的少女推出去,推向“星光是那样微小,月亮也许落下去了,也许被灰色的和土色的云彩所遮蔽”的现实世界。
外部的自然,有大雪茫茫的严寒,白色的冰冷、残酷;冬天也是冰冷的悲凉,这是现实社会,也是王亚明身处的社会环境。可春天来了呀,“太阳停在颤抖的挂着雪的树枝上面”,这时候,王亚明却没有权利继续在学校上学,她被开除了。春天,没有给王亚明带来温暖和希望,这时候的雪,用洁白来讽刺黑暗的现实,而春,也在讥笑冷酷的人生。
乍暖还寒,春近雪消的时候,最是寒冷。
王亚明,伸出她的黑手,却发不出声音。原本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却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在周边的歧视和语言暴力下,渐渐地被吞噬,枯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