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公示结果竟在笔者预料中!
从“第一个吃螃蟹的”新疆阿勒泰市到之后陆续试点的浙江慈溪、湖南浏阳、宁夏银川、青铜峡等地,包括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在内领导干部个人事项公示制度,虽各地操作有差异,但结果却非常相似———没有结果(2012年4月4日南方都市报)。
2009年1月起,新疆阿勒泰市纪委“第一个吃螃蟹”,把近千官员个人相关事项“晒”在上,财产申报项目详细包括工资、奖金、补贴、礼金、大额动产、不动产购置、交易、租赁收入情况及资金来源等,但只选取其中一部分在上公示。阿勒泰市纪委书记吴伟平坚定地掀起一股“反贪旋风”。2010年8月年仅51岁吴伟平因病逝世,反腐*策随着停顿。当地干部透露,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推行后,各方压力很大。恐怕这也算是一种“人亡*息”的根源吧!
两年前9月,宁夏青铜峡市委组织部官方站将该市拟提拔6官员个人相关事项被“晒”在络上。银川市采取在单位内部公示,通过局域或公告栏公示7天。浙江省慈溪市2009年对副科(镇)级以上市管干部进行廉情公示,内容涉及官员房产、汽车等24项被贴在单位*务公开栏上。而湖南浏阳市则将工资收入以及大宗财产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站等媒体进行了更大范围公示。浙江慈溪、宁夏银川和青铜峡三地回复都是“零投诉零异议”,湖南浏阳则谢绝采访。全国范围内耗时近三年公示试点犹如泥牛入海,没有激起任何涟漪。
“零投诉零异议”,表面上看似光鲜,实质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存在问题很大。一方面社会腐败问题很严重,一方面官员财产公示“零投诉零异议”,这不是自相矛盾是什么?这说明公示没有达到实际效果,说明公示的做法和方式不科学。这一现象正是“效果不好”表现,“说明公示方法有问题”,说明公示试点的严重失败。
民众期待已久的官员财产公示试点何以一个个“胎死腹中”?
长期以来,官员们在涉及官员隐私的幌子下,习惯以权谋私的腐败大环境,官员财产公示无疑让其左右受到掣肘,亦如芒刺在背。2008年9月新华社一次随机调查,七成受访官员表示反对财产申报制度,官员中不欢迎公开官员相关事项,所以官员财产公示必然遭遇官员普遍抵制。最大阻力不仅来自被“晒”官员,更可能包括同僚,包括上级相关领导的不同声音。据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中隐性收入可能高达4.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26%。普通民众与“灰色收入”无关。发展到今天,腐败“黑洞”所涉财富是一巨大天文数字,正是这样一个巨大利益背后隐藏掣肘的力量。也因利益分配不公,社会矛盾不断集聚,导致社会冲突频繁发生,这与社会存在严重腐败,及由此造成官民关系紧张有着密切关系。你想官员有如此巨大“灰色、黑色”收入,谁愿意与你搞财产申报?
当前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存在一定设计问题,官员申报内容缺乏监督核实,有多少官员只是互相看情况,并没有如实申报,申报内容选择性公示,公示范围有限,普通民众看不到。由于申报情况、申报内容、公示范围处处打折扣,官员财产公示的*策已被扭曲,已失去申报应有意义!
多少地方搞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行为只是当地纪委为制造虚假的*治*绩,搞的吸引公众眼球的宣传,“忽悠”因素大于实际行动,就像多少腐败官员大谈廉正建设一样,给民众无限期待和期盼的制度设计,而在某些地方演变为一些大“玩家”的游戏,而试验结果杀伤了大量公信力!
制造官员财产申报舆论的地方,主*官员压根也没有打算把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进行下去,“忽悠”一回,轰动一次就达到了为自己制造舆论的目的。因此,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怎么可能健全深入呢?
实质,我们的每一步改革都必然遭遇腐败集团的抵制,每一*策都必然为遭遇腐败集团扭曲一样。腐败官员已形成很大的利益联盟,官员财产公示的多样性和夭折,就是官员财产公示*策遭遇腐败集团的扭曲。
长期以来,我国在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反腐制度方面作出一定努力,相继出台一批*策、法规,但包括《宪法》、《选举法》、《*纪处分条例》、*府信息公开,工程建设、药品采购招投标等国外一切行之有效程序设计,一旦进入中国生活实际,就显示出水土不服,无不被扭曲,变异。问题在于腐败集团结成的庞大势力的竭力抵制,反腐部门也只认“潜规则”,不认法律、制度。可一切不是依然如固吗?官场上也许有人依然会说,我们的干部绝决大多数是好的,那是彻底忽悠人的!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当今国际通行的约束官员行为,抑制腐败蔓延的举措,是关系*府*治信誉、百姓*治信心、回应社会吁求的产物。但是这一阳光*策依然会像多少*策、法规被扭曲一样,这是由今天腐败的大环境决定的!笔者在2009年写了一篇博文《对“官员财产公示”,期望不可过高》!笔者也希望自己判断错误,不幸的是笔者判断又正确了!赞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