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支持严重过剩行业破局重组
4月23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第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速整体放缓,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仅增长12.5%,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行业投资下降7.5%,有色金属工业投资增幅也大幅回落。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利斌说,目前除汽车和信息消费外,新的消费增长点不多,投资接续能力偏弱,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此外,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这些严重过剩的行业,已经出现了重组的时间窗口。 工信部产业*策司司长冯飞说,工信部将在这些行业内支持一些破局性重组。
爬坡过坎 稳中存忧/
今年一季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创近五年来最低值。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也在下滑,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4%,增速较去年全年下滑2.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利润增长14.8%。
*利斌说,作为工业主体的制造业仍保持了9.9%的较快增长,同比仅回落0.3个百分点。制造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2%。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跃居全球首位。在全球制造业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能保持近10%的增速,也可谓是一枝独秀,实在不易。 *利斌说。
虽然第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都快于工业平均增速,*利斌仍认为稳中存忧 。
一忧 ,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据*利斌介绍,除汽车和信息消费外,新的消费增长点不多,市场需求增长乏力。
投资接续能力偏弱,2013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回落14.4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仅维持12.6%的较低水平。 他说。在*策压力下,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仅增长12.5%,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行业投资下降7.5%,有色金属工业投资增幅也大幅回落。
而出口形势在他看来依然严峻:一季度我国出口商品总值同比下降3.4%,工业出口交货值仅增长4.2%,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
工业出口交货值被认为是难以造假、能够真实反映出口状况的指标。
二忧 ,产能过剩问题继续困扰工业整体运行质量的提高。*利斌介绍,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严重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都不到75%。
受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交织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到今年3月份已连续25个月下降,如此长时间疲弱不振,影响了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 *利斌说。
三忧 ,综合成本上升。自金融危机以来,这对中国工业的影响愈发明显。此忧一直困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 *利斌举例道,冶金和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4.8%和11.6%,企业亏损面分别高达27.6%和26.5%。
据部委调研统计,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平均成本占85.18元,较去年同期上升0.72元,进一步挤压企业盈利空间。
化解产能过剩将推破局性重组/
化解产能过剩和推动这些行业兼并重组,一直是工信部的重头工作。
像钢铁、水泥这些严重过剩行业,已经出现重组时间窗口, 工信部产业*策司司长冯飞说,工信部将在这些行业内支持一些破局性重组。之所以要破局 ,是因为企业兼并重组说了多年,一直未实现实质性进展。
工信部一位官员曾对《每日经济》说,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兼并重组融资难、*府过度介入等问题,跨地区所有制兼并重组非常困难,能推下去的目前是一些在村和县级别的想要抱团联合的企业。
地方和企业在联合研究重组问题时,担心联合重组后统一发展规划,不在本地区发展将影响该地区收入,因此只愿意搞松散型的企业集团,不愿意以资产为纽带联合重组。 他说,这严重阻碍了兼并重组进程。
而高成本、手段单一又比较困难的融资方式,也让企业心有余力不足。并购贷款期限短,使用条件严,特别是民企取得并购贷款难。 上述官员说,兼并重组的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也比较单一,并购融资中,直接融资比重较低。
发达国家中,并购基金是兼并重组的重要融资工具,但目前国内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基金,资本市场支持兼并重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他说。
冯飞也说,在3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意见》指导下,将取消一批涉及兼并重组的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也会完善*策。
据冯飞介绍,*策完善将主要集中在金融、税收、土地和职工安置四方面。
意见提出,要引导商业银行进行重组贷款,还要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的方式来丰富企业兼并重组的融资工具。 冯飞说,兼并重组之后会涉及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营业税,一些企业会因资产处置而税收负担加重,要避免出现这些现象。
对于兼并重组之后的土地处置和职工安置,冯飞称关注这些问题,特别是职工安置,在探讨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兼并重组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