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简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314659791057393&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BD%AD%E6%B4%8B%E7%AE%80%E4%BB%8B医院订阅哦!
贫血对肿瘤患者预后和生存期有直接的影响,处理好癌症贫血、保持血红蛋白较高水平,特别是对于治疗期间的患者非常重要。
癌症患者的贫血怎么处理?
癌症伴随贫血极其常见。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下降或是红细胞压积减低。
分级
血红蛋白(g/L)
临床表现
轻度
~91(12~9.1g/dl)
症状轻微
中度
90~61(9~6.1g/dl)
体力劳动后感到心慌、气短
重度
60~31(6~3.1g/dl)
卧床休息时也感心慌、气短
极重度
30(3.0以下g/dl)
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原因有三:出血(常见于胃肠肿瘤),造血不足(癌症骨髓浸润或者治疗后骨髓抑制),溶血。贫血对肿瘤患者预后和生存期有直接的影响,处理好癌症贫血、保持血红蛋白较高水平,特别是对于治疗期间的患者非常重要。
第一、看血常规,初步判断
1、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伴随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同时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往往见于肿瘤骨髓转移、或者放化疗后的骨髓抑制;
2、小MCV型贫血:缺铁是最常见的贫血病因,小细胞性贫血通过外周血涂片和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铁蛋白、血红蛋白电泳等化验检查有助于诊断。
3、正常MCV型贫血:许多贫血MCV正常。胃肠道失血常呈现正常MCV型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可能是最常见的正细胞性贫血。
4、大MCV型贫血:常见原因是叶酸和维生素B1缺乏。两者缺乏可在外周血片上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或见有核红细胞。其他与大细胞性贫血相关的疾病还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抗代谢药物)、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慢性病。特点是在网织红细胞显著增加时也可见MCV增加。
第二、汇总资料,分析原因
了解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类型,近期治疗情况。
体格检查要点
(1)生命体征:确认患者有无体位性低血压。观察患者从卧位转为直立位1分钟后,是否收缩压下降10mmHg和(或)心率增加20次/分。体位性改变提示有急性失血或症状性贫血的存在;
(2)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肝掌和*疸可提示肝脏疾病,出血表现和全血细胞减少提示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3)特征性表现:舌炎通常见于铁和维生素A缺乏;
(4)腹部:检查有无肝脾肿大。肝硬化,肝脾肿大患者,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5)粪便潜血试验:是否存在急性或慢性胃肠道失血。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涂片:观察外周血片至关重要,注意红细胞的大小和形态。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破碎红细胞、镰状细胞、靶形红细胞有助于诊断。检查白细胞形态是否有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或未成熟的幼稚细胞;
(2)网织红细胞计数:为观察完外周血片后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提示对贫血的适当反应或因为失血或溶血而致红细胞寿命缩短。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则提示由于营养缺乏、免疫抑制、骨髓纤维化或骨髓抑制;
(3)铁、总铁结合力(TIBC)或转铁蛋白测定:通常,如果患者为小细胞贫血时要测定铁蛋白水平,这将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4)维生素B12和叶酸:在输血前对所有怀疑为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患者都要测定其水平。如果叶酸缺乏是继发于营养不良,在1~2次均衡饮食后血清叶酸水平可以转为正常。如果患者进食后仍有叶酸缺乏,则需要考虑检查红细胞内的叶酸水平。
病理学评估
除非有非常直接或明确的贫血病因,否则所有贫血的患者都有行骨髓穿刺和活检的指征!即使是怀疑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骨髓铁贮存减少也支持缺铁的诊断。
第三:对症处理
1、失血量大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需紧急输血
(1)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心绞痛,需紧急输血;
(2)有急性大量出血时应保证患者入液量充足,应迅速恢复血容量并输红细胞纠正贫血。
2、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其他并发症的贫血
如果患者不存在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则按常规进行检查。在很多情况下,贫血的病因不明显。而且,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并不是总具有诊断价值。如果患者病史不清楚,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又模棱两可,无明显的潜在性感染、恶性肿瘤或炎症性疾病依据,则有骨髓活检的指征。
3、缺铁性贫血
肿瘤患者常会发生缺铁性贫血。通常是由于慢性失血、食物中铁摄入不足、铁吸收不良等原因。必须记住,中青年女性肿瘤患者月经量过多也是最常见的缺铁病因。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mg每天两餐间三次服用。在全血细胞计数正常后,铁剂仍需继续治疗3~6个月以补足体内的贮存铁。为增加对铁剂的耐受性,可从每天1次逐渐增加为2到3次;
4、叶酸缺乏
常见病因有摄入不足(慢性酗酒)、吸收不良或需求增加,这种情况需每天补充叶酸1mg。
5、维生素B12缺乏
最常见于吸收障碍,摄入不足比较少见,其最主要的病因是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内因子产生不足,如胃切除或回肠切除。
6、溶血性贫血
在网织红细胞升高而无明显失血时,要考虑红细胞破坏的可能。免疫介导的溶血(如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或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史)可通过Coombs试验来诊断。Coombs试验阴性时,要考虑其他溶血的途径,如化学或物理因素(使用砷剂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7、肿瘤进展相关性贫血
最常见的是恶性肿瘤的进展期,出现的贫血。排除上述原因,或者上述治疗方法无效,考虑肿瘤相关性贫血,基本处理方法如下:
(1)治疗恶性肿瘤。贫血与治疗无关,考虑与恶性肿瘤进展慢性消耗所致,有效控制肿瘤,阻止其进展,可改善贫血状态;
(2)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一般耐受性良好,对改善恶性贫血疗效可靠。一些不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血压升高),缺铁,偶尔轻微过敏,水肿,和偶尔加重腹泻。
文章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原题目是:《肿瘤病人的贫血?这里有最全处理方法!》(部分有删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