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输血前预防性激素,用还是不用 [复制链接]

1#
正文开始前,先来看一下某科室一例地中海贫血输血前的临时医嘱,如下图1所示:图1:一例地中海贫血输血前临时医嘱记得刚工作没几年一次值班,遇到一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后背出现大面积的瘀斑,血小板下降较厉害。在向领导请示后,决定抽患儿家长的血进行输注。那时候医患关系很好,患儿家属的依从性也很高,基本没有所谓的医闹,医生也不用考虑其他事,一心放在救治孩子身上。所以当即抽了孩子爸爸的血,配血成功后直接就输给孩子了,输血前常规给予激素预防性用药。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随着输血技术的规范化,使我们更加科学、合理地用血。但现在许多临床科室在输血前仍然预防性使用激素,合理吗?本文将就此简要讨论。输血简史自年英国医学家威廉.哈维连续发表了血液循环的论文始,经历了从动物间相互输,动物血输注给人类,再到人类之间相互输注,到了年,奥地利病理遗传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首次发现人类红细胞血型,为此他也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并享有「血型之父」赞誉。年Gibson首先提出了成份输血。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输血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更加的成熟、科学、合理。输血的不良反应根据发病机制分为免疫性输血反应和非免疫性输血反应两种。1.免疫性输血反应:由供受者血型抗原-抗体不合引起。(1)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等导致的急性溶血反应;(2)发热性非溶血反应;(3)过敏性休克;(4)输入抗受者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血液导致的输血相关性肺损伤;(5)荨麻疹等。2.非免疫性输血反应:由某些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引起。(1)因血制品污染导致的高热,甚至感染性休克;(2)循环超负荷导致的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血细胞因理化因素破坏发生的溶血反应;(4)空气栓塞及输入大量库存血导致的枸橼酸钠中*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以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荨麻疹等为主[1]。发热多是由于经过数次输血造成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造成机体免疫反应引起发热[2]。过敏主要是由于患者存在过敏史或受血者缺乏IgA,反复多次输血后由于抗IgA抗体发生过敏反应所导致[3]。输血相关技术规定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献血法》;年,《大量输血指导方案》;年,《围手术期输血指南》和《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均未提及输血前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年,美国血库协会(AABB)发布的《红细胞输注指南》。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的《输血指南》。年,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CSH)发布《胎儿、新生儿和大龄儿输血指南》☆均未提及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第二版《临床输血与检验》和AABB都规定:输血前使用抗过敏抗组胺以及解热镇痛药均有害而无益,最大的风险是会导致患者真正的输血反应出现延迟或表现不典型,失去最佳的抢救机会。相关文献有研究:指出在成份输血前使用抗过敏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对输血反应发生率不存在降低作用[4]。地塞米松作为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减轻水肿并有效治疗已发生的各类输血反应。但该药物不能有效抑制白细胞抗体产生,不能直接预防输血反应。其预防输血反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王兴等[5]通过调查用血较多的数个科室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发现,输血前使用抗过敏药物与不使用抗过敏药物,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并指出在输血前使用抗过敏药物并未有效避免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反而可能会延缓或遮盖真正的不良反应,错失最佳抢救时机。综上,地塞米松并不能直接预防输血反应,反而容易掩盖过敏症状。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防控措施王佩素等[6]总结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输注类型、输血次数、取血至开始输血间隔时间、输血量等因素有关。虽然目前输血技术较以前更加科学合理,输血前可不用抗过敏药物,但是为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是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输血质量管理。防控措施有:(1)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培训,提升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及处理能力。(2)输血科及临床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执行输血前、中、后的每一个环节,避免人为失误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3)选择合适的试剂,做好输血前抗体筛查。(4)提倡成分血液输注,对需反复输血的病人,建议第一次输血开始就采用去除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对有非溶血性发热史的患者,输注少白细胞悬红细胞;有过敏史的受血者不宜输用有过敏史和多次妊娠女性献血者的血浆;对新生儿及白血病患者及其他抵抗力低下的病人以及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选择辐照血液成分,避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5)重视有输血史、孕产史和过敏史患者输血时的观察,正确识别输血不良反应,掌握输血不良反应应急措施[7]。策划:Rabbit题图来源:图虫创意扫码立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