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病靠养不靠治,得了胃溃疡得注意这几点 [复制链接]

1#

空腹或吃饱就胃痛、胀气,睡前和空腹时胃特别胀痛、胸口灼热、拉肚子,甚至呕酸水、便血,小心可能是胃溃疡在作祟。

古代虽然缺乏仪器,没有“胃溃疡”这个词,不过老祖宗却已知用“胃脘痛”、“心下痞”来形容胃溃疡症状。

部分患者长期服西药可能导致脾胃虚寒,中药比较没有这样的副作用。

而且中医会用一些温中、健脾益气的药,像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补气,使身体能保有力气与营养,进而修复胃黏膜细胞。

不少人怀疑吃中药的效果会比西药来得慢,假设辨证正确,快速缓解疼痛,并改善饮食习惯的话,中医不见得会比西医久,不过西医的制酸剂在急性期症状控制胃酸的效果确实比中医快,可说各有所长。

加上中医擅于根据症状,了解患者的体质来治疗,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症型:

1.气滞型:经常打嗝、腹胀、胃痛、排气多或常呕酸水。

2.脾胃虚寒型:胸口灼热感不明显、腹胀、食欲减退、拉肚子、呕酸水。

3.脾胃湿热型:胃酸分泌量最多,胸口灼热明显,泛酸时最令人难受。

其他常见原因还包含饮食不当、不良习惯及压力等。饮食快速、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爱吃烤炸辣硬等刺激性的食物、喝酒、抽烟或情绪压力,也都有可能引起胃溃疡。

急性期制酸,缓解期活血化瘀

胃溃疡患者一般在急性期时会觉得胃酸过多、心下灼热,甚至呕酸水、解黑便等,有些制酸的中药能帮患者缓解不适。例如针对脾胃湿热体质的患者,中医会用黄连消炎止泻,或用贝母、乌贼骨粉制酸。

溃疡处进入慢性期会开始结痂,但胃黏膜在修复及再生过程中,有些细胞废物代谢不出去,造成气血不通畅,中医将这种情形看成“瘀”,这时就会使用行气、活血化瘀的中药。白芨黏稠的部份兼具收敛、修复及保护胃壁作用,川七则能活血化瘀。

当胃溃疡蠢蠢欲动,患者感到灼热闷痛时,还可借由按摩一些穴位来缓解症状。除了用手沿着肚脐周围做顺时钟的按摩,最常按的穴位就是内关穴,可稍微抑制胃酸逆流、止呕。腹胀痛及消化不良的人按腿上的足三里,能调节消化系统,针灸效果更佳。

脾胃虚弱的人,通常连接两手大拇指尾端、掌肉最多的大鱼际底部会泛青色,患者将整块大鱼际搓红、搓热也能暂时缓解脾胃虚寒症状,黄中瑀补充。

养胃还需配合作息及饮食调整

即使通过吃药或针灸能缓解胃溃疡,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从改善生活品质及饮食习惯做起。

胃溃疡患者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哪些东西不能吃”,东西都是适量,没有说完全不能吃,”只是有些食物在胃溃疡急性期时要特别节制。急性发作时,少吃大量的肉类、乳制品、甜食、咖啡或茶,酸性食物则需经稀释,因这些食物会促进胃酸分泌,加重灼热感。

病患可能会追问:“那吃大量蔬果总可以了吧?”但大部份的瓜果类偏生冷,有些脾胃虚寒的患者吃了反而会腹胀,最好先询问医师的意见,再视个人体质斟酌食用。

另外,医生提醒,不要刻意追流行的养生法。临床上常看到病患听闻现在流行什么养生方法就跟风,到最后把身体都养坏了。例如之前流行早上空腹喝柠檬水或蔓越莓汁,期望能改变体内酸碱值,但脾胃虚弱的患者喝了只会加重溃疡。而生机饮食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体质偏寒的人吃粗纤维或生冷的食物,肠胃问题也会更严重。

平日喜欢大啖烤炸辣食物的人,中医认为“肥甘厚味令人生湿热”,若还合并抽烟、喝酒或情绪压力,更要当心胃溃疡找上门。

再加上现代人习惯熬夜和晚起,经常错过早餐或直接吃早午餐,打乱消化系统运作。黄中瑀叮咛,起床后一定要吃早餐,而且最好在早上9点前吃完。依照中医观点,早上7~9点走胃经,最容易吸收营养;9~11点走脾经,这段时间身体已经在进行代谢反应并储藏能量,如果这时才吃早餐,不但不容易吸收营养,长期下来肠胃功能也变得低下。

如果空腹吃东西前,胃仍感到刺痛,可先用简单食疗改善食欲。水煮莲藕粉呈半透明糊状,能保护胃壁、消炎清热,患者可先喝一点再进食,对缓解溃疡也会有帮助。

除了不要太晚吃早餐,睡前1~2个小时则应让肠胃道净空。吴修安提到,不少患者晚上因胃酸分泌被痛醒,或因躺下时增加腹压,胃酸逆流导致夜咳。睡前不宜吃太饱,让肠胃道充分休息,就有机会改善睡眠品质。

长期忽略胃溃疡恐导致胃出血、穿孔、解黑便,或是慢性贫血,发作时最好还是立即就医治疗。日常作息也不能偏废,三餐定时吃、细嚼慢咽或多运动,这些方式都可帮助肠胃道蠕动,并让肠胃维持在健康的状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