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问我答有哪些化验项目异常及可能预示 [复制链接]

1#
只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6210229.html
点击上图查看细胞扑克牌


  1.陕西省报考主管检验的话,有本科毕业证,医院工作的话,可以提前一年报考中级卫生资格证吗?


  


  按照国家考试要求取得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职务满4年可报名中级考试。


  


  2、15年毕业,16年取得检验士,可以直接报名19年输血技师考试吗?还是先要通过输血技士呢?


  


  输血直接报初级是输血技师,没有输血技士,大专毕业工作满三年,本科工作满一年可报考。


  


  3、肿瘤标志物


  


  瘤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常以抗原、酶、激素等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根据其生化或免疫特性可以识别或诊断肿瘤。什么是肿瘤标记物肿瘤细胞的生物化学性质及其代谢异常,因此在肿瘤病人的体液、排除物及组织中出现质或量上改变的物质,这些就是肿瘤标记物。肿瘤标记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对原发肿瘤的发现、肿瘤高危人群的筛选、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发展程度的判断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价以及肿瘤复发和预后的预测等。


  


  各种标志物有其各自的临床意义,但需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意见。一般肺癌查CEA、NSE、TPA、SCC;肝癌查CEA、AFP;乳腺癌查CEA、CA15-3、TPA;胃癌查CEA、CA19-9;前列腺癌查PSA、PA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结肠直肠癌查CEA、CA19-9、CA50;胰腺癌查CEA、CA19-9、CA50;卵巢癌查CA;睾丸肿瘤查AFP、Hcg;宫颈癌查SCC;膀胱癌查TPA;骨髓瘤查β2M。


  


  4、大三阳


  


  所谓“大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携带者体内乙肝病*的免疫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这三项指标阳性往往提示体内病*复制比较活跃,但是否引起了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还要看肝功能检测情况和患者的自觉症状,也就是说,并非“大三阳”就表示疾病很严重,只是以上三项指标阳性体现病*在机体内存在时的免疫状态。

推荐一个检验考试
  


  5、化验项目异常及可能预示的疾病?


  


  1、血脂异常脂肪肝冠心病、血栓性疾病


  


  2、肝功能异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


  


  3、乙肝两对半异常(大、小三阳)


  


  4、血液常规异常血液疾病、贫血、感染


  


  5、尿检验异常尿路感染染、肾脏疾病、结石等


  


  6、血糖异常糖尿病、低血糖


  


  7、肌酐、尿素氮升高肾脏疾病


  


  8、血尿酸增高痛风


  


  9、甲状腺激素异常甲亢、甲减


  


  10、相关癌症特异性抗体异常提示肿瘤


  


  6、弓形虫


  


  1、什么是弓形虫


  


  因为其呈弓形状,故西医称之为弓形虫,中医称之为三尸虫,是有核细胞内的寄生虫,它在细胞内部以掠夺的方式与细胞争食营养,从而使细胞营养不足,导致细胞功能退化,减弱,人体便产生了各种慢性疾病。同时它破坏人体内十一种腺体和九大系统。


  


  弓形虫80%都寄生在人的大脑,其次10%在心脏和眼睛,剩余10%在人体其他部位,弓形虫随血液流动遍布全身。


  


  弓形虫在人体内以寄生态和致病态两种形式交替存在。当人有抗体的时候,它以寄生态存在;当人抗体弱的时候,他就以致病态出现,破坏人体神经及器官等。


  


  2、弓形虫的特性


  


  弓形虫在人体内是以无限和无性繁殖。繁殖速度十分惊人,每4.85小时繁殖一次。同时抗高温度,抗低温-度,抗强酸,抗强碱,抗辐射,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不治之虫!


  


  3、弓形虫有什么传播途径


  


  答:有三种传播途径。1,垂直传播(母婴传播)。2,饮食传播。3,猫狗等宠物传播。


  


  4、弓形虫对人体危害


  


  弓形虫是世界卫生机构公认的病原体,它破坏十一种腺体和九大系统,可以说糖尿病、甲亢、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80%是由弓形虫引起的。神经衰弱症、神经官能症、多动症、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帕金森综合症、精神分裂症、脑萎缩等神经系统疾病,有80%是弓形虫引起的,肾虚、腰酸背痛、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等有90%是弓形虫引起的。


  7、滴虫


  


  滴虫呈梨形,后端尖,约为多核白细胞的2~3倍大小。虫体顶端有鞭毛4根,体部有波动膜,后端有轴柱凸出。活的滴虫透明无色,呈水滴状,诸鞭毛随波动膜的波动而摆动,滴虫的生活史简单,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滋养体生活力较强,能在3~5℃生存2日;在46℃时生存20~60分钟;在半干燥环境中约生存10小时;在普通肥皂水中也能生存45~分钟。在PH5以下或7.5以上的环境中则不生长。


  


  滴虫性阴道炎的症状:1、尿频、尿痛,有时可见血尿。2、检查时可见阴道粘膜充血,严重的患者有散在的出血斑点,后穹窿有多量白带,呈灰*色、*白色稀薄液体或为*绿色脓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状。3、带虫者阴道粘膜可无异常发现。少数患者阴道内有滴虫存在而无炎症反应,称为带虫者。

推荐一个检验考试
  


  8、脂血标本


  


  1.脂血标本可以通过目测血清发现,如果血清呈明显乳浊状,即可以在报告单上注明"严重脂血"。但是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人与人之间主观判断的结果可能不同,即甲以为是严重,乙可能认为是中等程度。?


  


  2.临床化学检测中狭义的脂血是指高TG血症,因为TG升高才会引起样本脂浊。但是广义的脂血应包括高TC血症,而单纯的高TC血症(IIa型高脂血症)没有样本脂浊,因此此类标本对其他结果影响较小。?


  


  3.脂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1脂血可导致血清或血浆呈乳白色浑浊,这可给比色、比浊或滴定带来一定的干扰,然而目前许多生化检验项目都是用比色等分析方法进行的,这就干扰了检验的准确性。?


  


  3.2?血清中水分被不溶性的脂浊微粒所取代,因此脂浊可以使TG以外的项目测定产生负误差。?


  


  3.3?脂浊使血清分布呈非均一性,因此测定过程中的随机误差加大。


  


  ?4.降低脂血对检测结果影响的方法:


  


  ?4.1生理盐水稀释法(注意基质效应)?


  


  4.2乙醚抽提法(注意基质效应)?4.3沉淀分离法(注意基质效应)?4.4血清静置实验:将脂浊血清静置于4℃冰箱16-24h后观察其混浊程度。I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可以分成两层,上层为混浊的脂质层,下层为透明的血清层,吸取下层的血清上机即可。?4.5高速离心法:将脂浊血清加盖密封,再经高速离心,血清可以分成两层,吸取下层的血清上机即可。该法设备要求简单,一般PCR实验室均有该仪器,因此易于推广。?4.6?干化学法?个人认为干化学较好,但尚未普及,因此可选择高速离心法。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验室的条件来选择这些方法。


  


  9、血流变


  


  定义: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沉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10多项指标。?主要通过观测血液的粘度、流动、凝集等流变性和红细胞的变形及聚集、血小板的聚集、释放等指标反映由于血液成分变化,而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度的变化,来研究血液和血管、心脏的宏观与微观流变性的规律。可用于血液流变学检查的疾病:?


  


  1、血管性疾病?①高血压;?②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出血);?③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④周围血管病(下肢深静脉血栓,脉管炎,眼视网膜血管病等)。


  


  ?2、代谢性疾病?①糖尿病;?②高脂蛋白血症;?③高纤维蛋白血症;?④高球蛋白血症。


  


  ?3、血液病?①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②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③白血病;?④多发性骨髓瘤。


  


  ?4、其他?①休克,脏器衰竭,器官移植,慢性肝炎,肺心病,抑郁性精神病;?②中医范围中的血瘀症等。?


  


  10、抗精子抗体


  


  抗精子抗体(AsAb)是一个复杂的病理产物,使精子凝集、制动,失去应有的活力,难以完成与卵子结合,男女均可罹患。男性的精子、精浆,对女性来说皆属特异性抗原,接触到血液后,男女均可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阻碍精子与卵子结合,而致不孕。


  


  在男性,主要表现为男性精子质量下降、活力减退、活率不达标,甚至出现大量的畸形精子。


  


  在女性,AsAb具有杀伤、吞噬、凝集和制动精子的作用,。则出现不能正常受精、对精子产生排斥反应,即使怀孕,也常常会导致流产早产,使生育受到严重干扰。


  


  产生原因:


  


  1.血睾屏障阻止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精子表面抗原,但如果血睾屏障连续性中断则可能产生抗精子抗体。抗精子抗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是生精管道的梗阻。如输精管道炎症或其它原因阻塞,致使精子出轨外溢,或因结扎切断输精管堵塞,均有可能导致精子这一抗原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自身产生抗精子抗体。


  


  2.女性曾有生殖系统炎症。

推荐一个检验考试
  


  11、离子


  


  常见血清离子:


  


  1.血清钠(Na):


  


  化验介绍:正常情况下,体内钠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应保持平衡。钠主要经肾脏由尿排出。临床上发生的电解质异常,通常都包括钠失调。血浆钠浓度只反映细胞外液钠离子与水的平衡,所以应随病情变化随时测定。


  


  参考值: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mmol/L


  


  临床意义/p>


  


  血钠降低:


  


  (1)胃肠道失钠:可见于呕吐、腹泻、胃肠道引流。


  


  (2)从肾脏丢失:严重的肾孟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


  


  (3)皮肤失钠:大量出汗时,只补充水而未补充钠。大面积烧伤,创伤。


  


  (4)抗利尿激素过多。


  


  血钠升高:临床上少见,多由缺少水分所致,因此伴有脱水症状。


  


  (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严重脱水、大量出汗、烧伤、糖尿病性多尿、长期呕吐、腹泻后水摄入不足。


  


  2.血清铁(Fe):


  


  化验介绍:铁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所需要的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食物供给,二是体内的铁反复利用。人体铁的需要量因年龄、性别、生理情况不同而略有差异。春期妇女、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及儿童需要量比正常成人需要量多。铁的吸收与胃酸维生素C的量有关。机体贮存铁的能力很强,可在体内反复利用,所以一般不致缺铁。


  


  参考值:亚铁嗪法:M(男):60-μg/dLF(女):40-μg/dL儿童:50-μg/dL,老年:40-μg/dL


  


  临床意义/p>


  


  血清铁升高:见于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肝炎及铅中*等。


  


  血清铁降低:见于各种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月经过多、妊娠、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


  


  3.血清无机磷(IP):


  


  化验介绍:血磷系指血清中无机磷酸盐中所含的磷。体内大部分磷是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中的,少部分构成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磷脂、核苷酸等。而血清中的无机磷酸盐只占极少部分,它构成血液的缓冲系统。人体所需的磷主要由食物供给,在小肠上段补吸收,经肾脏和肠排泄,肾小管又对磷的排泄起控制作用。


  


  参考值:硫酸亚铁磷钼蓝比色法:成人:0.97-1.82mmol/L儿童:1.29-1.94mmol/L


  


  临床意义/p>


  


  血清无机磷升高:


  


  (1)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从肾脏排出的磷减少而导致血磷升高。


  


  (2)慢性肾炎晚期,无尿或少尿时,磷的排泄障碍而使血磷升高。


  


  (3)维生素D摄取过多,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清钙、磷升高。


  


  (4)多发性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血磷也会增高。


  


  血清磷降低:


  


  (1)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尿磷排泄量增加而使血清磷降低。


  


  (2)肾小管变性病变,如范可尼综合症,肾小管重吸收磷功能障碍。


  


  (3)佝偻病或软骨病时,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肾脏排磷增加。


  


  (4)长期腹泻或吸收不良,使血磷的来源减少。


  


  4.血清钙(Ca):


  


  化验介绍: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清中,含量很少,仅为人体内钙含量的0.1%,但却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参与凝血,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肌节律等。


  


  参考值:滴定法:9-11mg/dL邻甲酚酞络合酮直接比色法:成人8.11-10.15mg/dL儿童8.98-10.78mg/dL


  


  临床意义/p>


  


  血钙升高: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等。


  


  血钙降低:临床上是很多见的,表现为手足抽搐。见于下列疾病:(1)甲状旁腺机能减退,血钙可降至1.75mmol/L(5mg/dL)以下,血磷可升高。(2)佝偻病与软骨病:体内维生素D缺乏,使钙吸收障碍,导致钙、磷都偏高。(3)慢性肾炎尿*症,严重肝炎时,见血钙降低。(4)长期低钙饮食或吸收不良,在严重乳糜泻时,食物中的钙与未吸收的脂肪酸结合生成钙皂,排出体外而造成低血钙。(5)新生儿低血钙症,可引起惊厥。


  


  5.血清钾(K):


  


  化验介绍:人体每日约需2-3g钾,主要由食物提供。维持钾的体内平衡的机制有胰岛素、醛固酮、酸碱平衡缺氧等因素。一般在肾功能正常时,可以排出大量的钾,只有肾功能受损时,摄入过多的钾,才能造成钾潴留。但当严重腹泻时,有大量钾从大便中丢失,造成缺钾现象。


  


  参考值: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3.5-5.5mmol/L


  


  临床意义/p>


  


  (1)血清钾升高: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低醛固酮血症及应用氨苯喋啶、去氧安体舒通等都可造成钾的排出量减少而引起钾的升高。高钾饮食、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也能使血钾增高。另外,溶血、挤压伤、组织缺氧、胰岛素缺乏、毛地*中*均可使血钾升高。


  


  (2)血钾降低:通过胃肠道丢失钾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引流。尿内排出的钾过多,如醛固酮增多症,服用利尿剂。另外碱中*、低钾饮食、心功能不全、输入无钾液体,也可造成血钾降低。

推荐一个检验考试
  


  12、想问一下最新的采血顺序是紫管在最后还是促凝剂*管在最后?


  


  各种真空采血管头盖的颜色均为国际通用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卫生行业WS/T-标准、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NCCLS)H3-A5标准、推荐多管采血采集顺序:凝血管(蓝色)→血常规管(紫色)→血沉(褐色)→生化管(红、*),需要强调的是:血常规管无论如何都要在第二管采集,是与凝血机制有关,有血液培养时血常规为第三管,因为血培养标本的采集要求严格无菌,所以血培养管采血为第一管,所有采血管采完血后都要轻微颠倒1-7次,不能振摇。


  


  13、有乙肝抗体就一定不会感染吗?


  


  ?一、有乙肝抗体也有可能被感染?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在被传染人皮肤或者黏膜有创面的情况下传染,性生活和母婴也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接吻一般不会被传染,但是如果双方有口腔溃疡,接吻或进餐,共用洗漱用具就有可能传染,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传染的


  


  ?1、乙肝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它能中和掉乙肝病*的感染,从而保护患者免受病*的侵害。只要抗体不消失,就不会感染,只有身体中有足量抗体,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感染。?


  


  1、乙肝抗体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会变化的,因而不要以为身体中产生了抗体就万事大吉了。


  


  2、?当身体中乙肝抗体滴度不足是不能有效的保护的。一般来说体内乙肝抗体的滴度必须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如果滴度过低也是可能被传染乙肝的,因此我们需要定期的检查乙肝抗体滴度,出现乙肝抗体滴度不足一定要及时的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维持体内有效的抗体滴度。


  


  14、脑复苏的现代概念和检验有密切关系么?


  


  概念:为了防治心脏停搏以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的措施统称为脑复苏。


  


  人脑是个“高耗低储”的器官。其重量虽只占体重的2%,但?脑血流量却占心排量的15~20%,需氧量占全身到20~25%。葡萄糖消耗占65%。可见脑组织的代谢率高,氧耗量大,但能量储备很有限。当脑完全缺血10~15秒钟,脑的氧储备即完全消耗,病人意识丧失;20秒钟后自发和诱发脑电活动停止,细胞膜离子泵功能开始衰竭;1分钟后脑干的活动消失,呼吸几乎停止,瞳孔散大;4~5分钟内脑的葡萄糖及糖原储备和三磷酸腺苷(ATP)即被耗竭。大脑缺血5~7分钟以上,发现有多发性、局灶性脑组织缺血的形态学改变。当自主循环功能恢复,脑组织再灌注后,脑缺血性改变仍继续发展。当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后,再灌注,就会相继发生脑充血、脑水肿及持续低灌流状态,使脑组织继续缺血、缺氧,导致细胞变性坏死,称为脑再灌注损害。有人观察到,在心跳停止5分钟后,即便以正常压力恢复脑灌注,仍可见多灶性“无灌流现象”,可能与细胞凝聚、血管痉挛、有害物质释放有关。因此,脑复苏主要任务是防治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以减轻或避免脑组织灌注损伤,保护脑细胞功能。因此复苏过程中全程检测血气、血糖、离子、生化等指标。


  


  15、尿蛋白3+有什么临床意义?


  


  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旨在传播检验知识促进大家共同学习

一些非专业问题答案属个人见解有不对之处望也请大家谅解欢迎留言指正/提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