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季猪场防ldquo红rdquo [复制链接]

1#

随着温度越来越高,夏季的来临,蚊蝇泛滥和细菌滋生旺盛的季节,附红体也随之造访猪场。

猪的附红细胞体又称为猪的血虫病,也称为“红皮病”。主要寄生于猪血液内的红细胞中,主要是破坏红细胞而引发疾病。高发于每年的5到10月份。有畜牧专家曾说过“冬季的流感,夏季的附红体是猪场高热病的导火索”。

一、流行病学

可通过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传播。附红细胞体可经交配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在所有的感染途径中,吸血昆虫的传播是最重要的。

二、临床症状

仔猪主要引起,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加重;育肥猪日增重下降,急性溶血性贫血;母猪的繁殖障碍。

哺乳仔猪:

A.皮肤潮红,精神沉郁,哺乳减少或废绝,突然的急性死亡。

B.体温升高,眼结膜、皮肤苍白或*染,贫血症状,四肢抽搐、发抖、腹泻、粪便深*色或*色粘稠,有腥臭味。

C.部分治愈的仔猪会变成僵猪。

保育与育肥猪:

A.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

B.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发红,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

C.病猪呼吸加快,咳嗽,眼结膜潮红;

D.患猪出现贫血和*疸,尿呈深*色,大便干如栗状。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

母猪繁殖障碍:

A.母猪的持续高热,采食量下降,偶有乳房炎,产奶量减少。

B.母猪皮肤苍白、*疸,体表毛孔针尖状的出血点,不发情或屡配不孕,流产,死胎。

总结一下:毛孔处针状出血点或者全身发红,贫血(苍白),*疸(*染)是附红细胞体的三大典型症状。

三、防控措施

1、扑灭蚊蝇等传播媒介,切断传播途径。

2、定期的环境卫生消*工作,合理调节圈舍温湿度。

3、在高发期,如每年的5到10月份。

全群母猪:板青颗粒+乎感清每月拌料5-7天

保育与育肥猪: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乎感清每月拌料7天左右

4、发现疾病及时对症治疗,临床上比较敏感的药物如土霉素、磺胺药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