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糖化血红蛋白rdquo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 http://pf.39.net/bdfyy/

作者:医院检验科张治文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一对熟悉又陌生的孪生兄弟,你了解他们吗?你知道他们都有什么作用吗?想知道?那就往下看吧。

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GHb)即为HbA1,包括HbA1a、HbA1b、HbA1c,而真正葡萄糖化的血红蛋白是HbA1c。HbA1c是监测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它主要反应患者过去6~8周之内的血糖浓度的平均水平。由于单次测定血糖只能反应患者取样时刻的血糖水平,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波动,HbA1c却不受运动或短时间内饮食等因素影响而受到欢迎。HbA1c也是调整治疗措施最重要的和客观的依据:<7%为血糖控制达标的指标,7%~8%为可接受范围,8%~9%则显示控制不好,>9%为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serumprotein,GSP)亦称果糖胺(fructosamine),它是葡萄糖通过非酶促糖基化反应与血浆中蛋白质结合的产物。由于清蛋白是血浆蛋白中的最丰富的成分,其半衰期仅约20天,所以GSP的浓度可反映近2~3周的平均血糖浓度,主要用于监测短期血糖平均水平的变化,尤其适合GDM或患者改变治疗方案后的血糖水平监测。

我们已经了解了这对“孪生”兄弟及他们的主要作用,但是当它们站在一起的时候,你能真正区别和利用它们吗?想知道,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监测血糖的干扰因素及选择:

1、贫血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是目前监测血糖控制状态的“金标准”,但其容易受到贫血的影响。溶血性贫血、伴有慢性肾衰的贫血、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等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的疾病,都会使HbA1c检测结果偏低;而当发生缺铁性贫血时,HbA1c浓度偏高。因此,贫血的糖尿病患者难以通过HbA1c来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此时就需要用糖化血清蛋白进行监测。

2、变异血红蛋白的影响

若体内出现变异血红蛋白,会表现出易化或难被糖化两种情况,此时若用HbA1c来判断血糖监测情况就会有误判的危险。糖化血清蛋白则不会受到变异血红蛋白如HbS、HbC的影响,GSP再次战胜HbA1c。

3、白蛋白代谢的影响

在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白蛋白代谢亢进的患者,由于白蛋白与葡萄糖接触的时间缩短,导致果糖胺偏低。而在白蛋白代谢低下的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则会出现果糖胺偏高,HbA1c终于胜出。

That’sall。你应该完全熟悉这对“孪生”兄弟了吧,那就正确的利用它们吧!

检验视界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