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简称输血)是血液病患者最常用的支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血小板、白膜及血浆成分。红细胞包括悬浮、洗涤、浓缩、少白红细胞等;血浆成分包括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蛋白制剂(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下面就临床上常见的输血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红细胞输注
01
输血指征
在一些慢性贫血患者,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重型β地中海贫血等,需长期反复多次输红细胞以维持生活。每1L血中含铁-mg,因而长期输血可导致血色病,过多的铁以含铁血*色的形式沉积于肝、胰、心肌、肾上腺、皮肤、性腺等器官,导致脏器功能损害。加之血制品供应紧张,临床上应严格把控输血指征。贫血患者是否需要输血,应结合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下降速度、贫血症状、年龄、合并疾病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如血红蛋白>70g/L可不必输血,但若患者高龄、贫血症状较明显或合并心肺疾病时,亦可输注红细胞支持;若血红蛋白≤70g/L,但患者已长期耐受贫血,贫血症状不明显,可视情况将输血的血红蛋白标准进一步降低。对于短期内大量失血的患者,应积极输注红细胞进行扩容。输血的前30分钟要缓慢,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02
临床常用红细胞种类
悬浮红细胞:将全血离心后移除90%以上的血浆,再用代血浆或红细胞保养液(含枸橼酸、磷酸盐、腺嘌呤、葡萄糖等)代替移除的血浆,制成悬浮红细胞,它具有补充红细胞和扩容的双重功能。
洗涤红细胞:将浓缩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6次,使其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蛋白含量明显减少,从而可明显减少输血反应。洗涤红细胞常用于对血浆成分过敏的患者。目前认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效果优于普通悬浮红细胞。因为细菌污染的风险增加,洗涤红细胞的保存期为制备后24小时。
血小板输注
01
适应症
血液病患者输血小板最常见原因为血小板生成减少,如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往往需要通过输注血小板来预防或减轻出血。血小板输注指征应结合患者血小板数目、出血情况及出血时间进行综合判断。如,当血小板计数在10-20×/L,患者无明显出血倾向,可暂不输注血小板;而血小板计数虽>20×/L,但患者出血严重,应用一般止血措施无效,则应及时予以血小板输注以减轻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L,即使没有出血亦应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对于血小板无效输注患者,可在有出血时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破坏过多可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这类患者当血小板重度减少或有明显出血时亦可输注血小板。先天性或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者,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等患者,血小板数目虽正常,亦可有严重出血,当这类患者有严重出血、外伤出血或拟行手术时,可输注血小板,若无出血可不必输注。
02
血小板的制备及输注
临床上常用的血小板有单采血小板及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前者是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一供者获得的血小板,每份含(3-4)×个血小板。后者是通过离心技术从随机供者全血中分离获得,每单位血小板含量为(7-10)×个。血小板储存在能够让氧气充分扩散的塑料袋中,20-24℃震荡保存,可保存5天。从输血科或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立即输注,一般输注时间为30分钟左右。
03
血小板无效输注
由于反复多次输注血小板,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小板无效输注。其中80%与HLA抗体有关,20%与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有关。临床上除外血小板消耗增多的原因后(如脾功能亢进、出血、败血症、DIC等),判断是否血小板无效输注可通过测定输注后1小时或24小时血小板的回收率(PPR)或校正血小板数增加值(CCI)来进行判断:
①PPR=(输注后血小板数-输注前血小板数)×血容量÷[输注的血小板数×0.67]×%
若输注后1小时PPR<30%,或24小时后PPR<20%,则可判定为无效输注。
②CCI=(输注后血小板数-输注前血小板数)(/L)×体表面积(m2)/[输注的血小板数×]
若1小时后CCI低于7/uL,或24小时后CCI<4uL,则可认为血小板无效输注。
由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为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因此可通过交叉配血输注成功配型的血小板以提升血小板输注效果。同时,输注血小板前予以糖皮质激素、丙球,或增加血小板输注剂量亦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无效输注。
输血反应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因输注血液或其制品甚或所用输注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可分为急性输血反应和迟发输血反应。急性输血反应包括急性溶血反应、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过敏反应、肺部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枸橼酸中*等。迟发输血反应包括迟发溶血反应、输血后紫癜、输血传播疾病等。下面对临床上相对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简单介绍。
01
急性溶血反应
常由ABO血型不合输血引起,患者可出现发热、腰痛、胸部紧缩感、低血压、恶心或呕吐。怀疑发生急性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采取措施控制溶血、预防肾损伤。肾损伤可通过水化及应用利尿剂维持尿量进行预防,同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调,保持酸碱平衡。
02
发热反应
溶血、白细胞或血小板致敏、细菌致热源、储存期间白细胞或其他不明原因释放的细胞因子等都可引起发热。非溶血性发热占全部输血反应的30%。由于血液病患者常常合并粒细胞缺乏,感染发热风险较常人明显增加,输血出现发热反应时除给予对症退热处理外,有时需经验性加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03
过敏反应
在临床上相对常见,可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及荨麻疹,偶有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会厌水肿、全身性过敏反应甚至窒息,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意识障碍。过敏原因尚待明确,可能对血浆蛋白成分或血液中的其他成分过敏所致,临床上多于输血前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氯苯那敏、异丙嗪、苯海拉明等)。多数过敏反应较轻微,可减慢速度继续输注,给予抗组胺药治疗。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注,给予肾上腺素或糖皮质激素、吸氧,甚至行喉头插管等治疗。
04
输血传播疾病
传播风险最大的是病*类疾病,如乙肝、丙肝、HIV感染,但在现有的检测技术下,每种感染的概率均低于1/万。
综上,血液病患者的输血应严格把控输血指征、掌握输血时间、密切注意有无输血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予以对症处理,确保成分输血这一支持治疗在临床上安全有效的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