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DFN)是由于母亲与孩子的血型不相符,导致母亲的免疫排异反应,母亲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攻击胎儿的红细胞,造成红细胞被破坏产生的一系列反应。由于血型系统不同,所以有各种不同的HDFN。我国目前报道过三种,即Rh溶血症、ABO溶血症及MN溶血症。其他血型系统如Kell血型系统、Lutheran血型系统等也可发生,只是极少见。HDFN的主要症状是*疸以及贫血,*疸是由于红细胞被破坏之后,胆红素在体内堆积无法消除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临床上表现为巩膜、粘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色;贫血是由于红细胞被破坏,红细胞数减少,引发贫血。对于HDFN的临床实验室诊断,主要是胎儿/新生儿溶血病实验,也叫溶血三项实验,包括直抗实验、游离实验与释放实验。直抗实验检测的是被致敏的红细胞,游离实验检测的是胎儿血清内含有的游离抗体(简称为游离抗体),释放实验检测的是已经结合在孩子抗原表面上的抗体(简称为为结合抗体)。(实验的步骤简单概括是做血型,直抗实验,留取血清待用,洗涤红细胞,制备放散液,利用放散液将结合抗体从抗原脱落,做游离和释放实验,鉴定结果。)实验结果判定实验过程不是很复杂,但是在临床中却有很多疑问。一、胎儿/新生儿溶血病与新生儿溶血病有区别吗?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溶血病的发病是胎儿出生之后才发病的,所以叫新生儿溶血病。其实这个理解是不对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在胎儿产生血型与母亲不相符时候就已经开始,这个症状会伴随母亲的大部分怀孕过程(大部分血型抗原可在孕10周~12周发育完成)。HDFN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疸,可导致*疸的胆红素在孩子未分娩之前的时候,可以通过胎盘进入母亲体内,由母亲的肝脏去帮助代谢,当胎儿出生之后,产生的胆红素量很大,超过了孩子自身代谢的能力,会导致胆红素的堆积,产生*疸。相对来说越严重的HDFN,产生胆红素量越大,堆积越严重,*疸出现的时间越早。现在国外通行名称已经换成胎儿/新生儿溶血病,而国内在这一块还有些滞后,许多教材中还称为新生儿溶血病,医院的检验项目也还是老称呼,这个是需要及时改进的!二、母亲是O型血,孩子易得HDFN?我们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仅限于ABO血型系统,不包含其他血型系统。因为A或B型母亲的天然抗A或抗B抗体主要为不能通过胎盘的IgM抗体,而存在于O型母亲中的同种抗体以IgG为主,因此ABO溶血病主要见于O型母亲、A或B型胎儿。而非ABO血型系统的,只考虑母亲和孩子血型是否相符,而不考虑母亲血型。ABO系HDFN虽然多见,但是相对于Rh系的HDFN,各项症状都会轻。真正严重的HDFN,极有可能孩子没法顺利存活(我们科培训老师曾遇到一位M抗原阴性的母亲,多次怀孕20周左右就死胎流产了)三、对患儿进行检测的时间早晚重要吗?很多老师会有疑问,检测的是溶血三项,但诊断的时候都是以释放试验作为诊断标准,而且很多时候的检测结果都是释放试验-阳性,游离试验-阴性。游离实验就是无用功?先解释一下它的途径,母亲由于血型不相符产生了排异之后,抗体是首先进入孩子的血清中,然后再与抗原结合,这是一个游离抗体转换为结合抗体的过程。当分娩之后,抗体的来源被掐断,游离抗体就会变成无根之水慢慢减少,变成结合抗体,所以如果检测时间越晚,能测出来的游离抗体就会越少,结合的抗体因为有补充,可检测出来的时间会久一些。所以检测时间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医院已经开始使用脐血标本去进行HDFN检测,可以及早的发现隐患,早治疗,预后也好。四、标本留取使用抗凝血还是自凝血?这个问题比较有争论。支持自凝血的一方就认为自凝血在制备洗涤红细胞时会把红细胞凝块捏碎,这样洗涤留取完以后都会是细胞膜的碎片,然后再脱离结合抗体的时候,会比较容易。但是这一说法并找到相关支持性的文献,而且笔者所在的省血站血型参比实验室曾经做过此类实验,发现自凝血、抗凝血差距并不是很大,可是也不能证明抗凝血就比自凝血好,省血站用了一个和稀泥的办法,使用脐带血留取标本,自凝一管,抗凝一管,谁愿意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我个人更倾向于应用抗凝血,毕竟用自凝血会损耗一定数量的红细胞,新生儿采血本就困难(医院都会用脐带血留取标本的,医院还是抽静脉血),再损耗一部分,太奢侈了,还有就是自凝血在制备洗涤红细胞时很耗时,一个自凝血的时间都可以做三四个抗凝血了。五、洗涤红细胞时如何洗的更干净?洗涤红细胞其实是通过一个置换的方式,尽量的将血清中的物质置换出去。具体的做法是压积红细胞加入生理盐水后离心,弃去上清液再加生理盐水混匀,再离心,一般都是洗涤三次,所以也称三洗红细胞。根据过程就可以知道要想洗的干净要么是增加稀释倍数,压积红细胞与生理盐水之比大于1

;要么增加洗涤次数。以上是我对HDFN几个常见问题的分析,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参考文献:
1.杨成民、刘进、赵桐茂等。中华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4-65.
2.MarkK.Fung.AABB技术手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